对老问题的新思考
身边有朋友说过,他的好朋友家里都是挺有钱的,但是他家庭非常普通,经常玩在一起的一群人里面就他最穷,好奇怪啊,但就是关系好啊。
我早先的表示是:朋友哪分家境啊,思想和爱好在同一个高度就自然而然关系好啊。
在这之前我还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不过现在想想,说的还不到点子上。
今天路过炸鸡店的时候,看到几个孩子吃着炸鸡相拥着走过,有说有笑。
我并不是凭借他们的穿着或者外貌判断出他们的家境,而是看到了这幅景象似乎对朋友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我们和外界,和朋友的互动,都基于我们对自认为的价值观和爱好,价值观一样的就喜欢在一起聊天,爱好一样的就喜欢在一起互动。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似乎是我们交什么朋友、我们是什么样子的人的准则。
但是,我们的价值观又是在什么基础上搭建的呢?
准确来说,是我们的底层建筑:我们的性格。
梁宁在她的产品思维课程里,提到过:善于社交的,性格外向的人,别人有防御的言语或者行为不会让这类型的人固步自封,因为他们更善于打破别人的防御。而性格内向的人却无法突破这个防御,当别人立起了防御,自己就没有办法可以去突破防御了。
比如我那位朋友,相处过后会发现他不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可以说是大大咧咧了。这就导致了他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并不会给自己设限:“家境好的同学喜欢去什么场所,而我不能。”在面对任何一个人的时候,他不会看到自己的劣势,而是看到自己和外界的相处,他的敏感点并不在他和别人家境的差别,而是在相处愉悦度上。
身边也有一类人,对外界的一切非常敏感,而且他们敏感的点是非常细微的,可以是收银台柜员的微表情,也可以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他们非常在意的角度,也就形成了这样子一类“敏感”的人群,这类人内向的倾向可能会强些。
所以,判断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一个准则,就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说的,看他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方式。
比如,我们本身是外向型的性格,那就大概偏向于多出去和人互动,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能够在与人互动中获得能量。而对于内向型人格的人来说,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更偏向于独处,并且可以从独处获得源源不绝的能量。然而与人互动,就会让他们急速消耗能量,让他们感到不自在。
其实,无论是哪类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不用去特意改变,内向不是个贬义词,不用去特意多说话。
所以,我的朋友是和外向型人格,他对很多事情的敏感度不高,容易打破别人的防御,特别自信。大概是这些特质我在炸鸡店里的孩子身上仿佛也看到了,所以才会有这样子一个新的思考。
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在TED演讲—《内向性格的力量》中提到,“后天努力可以带我们走得更远,却无法超越基因所划定的框架。”我们可以发现,内向是与生俱来的个性特征,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像人类有男女之分,无需刻意改变。
我们的性格可以后天变得更加适应社会,但是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们需要直视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的性格应该做什么事,让自己多做些获得“能量”的事情,自己会成长为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