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将“母亲”与“个人”诠释到极致的人
写在前面的话:
本人纯直男一枚,爱看书,但绝少看故事类和温情类作品。 机缘巧合,认识了心蕊,并对其组织的“书印”读书会赞叹备至,遂萌生合作之意。 跟心蕊沟通后,决定率团加入组织,并在月末分享。不过书印7月的共读主题为“龙应台”,于是捧读《孩子慢慢来》。 原以为,这是一本浓浓的煽情母子情深的温情小读物,即我不感冒的那类读物,没曾想龙应台用她的实力狠狠地打了我的脸。真的很幸运读到了这本书。
书面本文大纲:
- 作者经历
- 3个打动我的故事
- 该谁结扎
- 原来没有圣诞老人
- 最贴心的礼物——2份
- 做母亲vs做自己的思考
龙应台
作者- 龙应台1952年生于高雄,父母应该是国民党系中层,战败后迁至台湾的。
- 求学美国,获文学博士位。
- 生小孩儿之前,她可是台湾特别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代表作《野火集》(完全没料到,如此感情细腻的作品出自批评作家之手)
- 《孩子,慢慢来》此文的背景是,龙应台随夫迁居德国,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时的故事。
- 遗憾的是,后来应马英九邀请她回台湾,任文化部长,于是和家人常年分居,她丈夫提出了离婚,跟孩子也有了几年交流盲区,之后的《亲爱的爱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为重建跟孩子的交流,而写书信集。
三个打动我的故事
谁来结扎
华安妈妈,怀了第二胎,去医院做产检。
那个产检医生,很有医德,比如准许华安看她妈妈做检查,比如建议华安妈妈这种高素质女性多生孩子。
见这医生言语中充满了睿智,于是她很信任地问医生:“我生了第二个小孩儿后,你能够帮我结扎吗?”
医生回答,如果你坚持,我当然愿意做。但是,我还是很想说服您,不要做结扎。
--“我都38岁了,不打算再要第三个孩子了”,妈妈心想,要知道台湾的医院,都是对产妇主动推销结扎这项服务的,这医生却劝阻。
--“因为结扎是无法挽回的,若是有个万一,您的孩子有闪失,您想要再生一个,结扎后是绝无可能的。 您可以通过避孕药或避孕装置,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男人结扎,因为男人结扎,不但手术简单,而且随时可以挽回....”
妈妈认真听着,然后淡淡地“哦”了一声,陷入深思。
从医院回来后,妈妈跟几闺蜜相聚,就提到了让男人去结扎这件事。
“要男人去结扎,绝不可能!我因为过敏,无法吃药,然后装避孕环,却又不停发炎,只好哀求丈夫去结扎,你猜他怎么说?” 艾瑞卡愤愤说道,“他宁愿砍头,也不去”
海蒂,也幽幽地摇头,“我家那位也不肯”
苏珊则一口咬定“男人普遍缺乏信心,必须依靠那东西来肯定自己”
呵呵妈妈,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当晚,妈妈对爸爸特别殷勤而周到,专门准备了白葡萄酒和大虾。
爸爸吃完饭,正准备起身,就被妈妈一把按住,“我有事,和你商量”。
爸爸也脸色紧张起来,知道要出大事儿了。
妈妈,小心地把今天医生的话重复了一遍,认真地说着早准备好的说辞:“....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男人去结扎.......”
爸爸脸色舒缓了过来“好,我去嘛”
“男人结扎手术非常简单,几分钟就好,不痛苦——”妈妈继续背诵
“好,我去结扎嘛!”
“而且,结扎并不影响男性能力,你别有什么心理障碍——”
爸爸打断了妈妈的背诵,“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去结扎,怎么这么啰嗦”。
然后爸爸找儿子玩去啦。
妈妈在呆呆坐在那儿,久久没回过神。
看到这里,顿觉此男人好帅,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男性结扎真的比女性结扎更科学合理吗?
Google之后,发现真是这样,附一张对比图,男性结扎相比女性结扎,风险和伤害的确都要小得多。
image.png圣诞老人
妈妈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安安,小儿子叫飞飞。
安安幼稚园结业的那个暑假,约莫六七岁时,两兄弟和小伙伴,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当扮演警察的安安,跑到地下室抓“小偷”时,发现了一个麻袋。
圣诞道具装扮安安,见了麻袋里的东西后,气愤地找到爸妈。“你们是骗子,妈妈还有爸爸,你们都是骗子”,小脸涨得通红,“圣诞老公公的胡子,衣服,帽子,面具....,全在那个麻袋里面,我都看见啦,看见啦!”
爸妈相视一笑,他们早都等着这天的到来,只是真到了,却又稍稍有点慌乱。
爸爸坐下来,将华安,搁在膝盖上,说“安德烈斯,听着,你老爸也是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在奶奶家的阁楼发现了圣诞老公公的东西,没错每年出现在花园里的,不是尼古拉斯他本人,可是我们并没有骗你——”
华安倔强地把脸撇开,对老爸的解释不屑一顾
“——没有骗你,因为很久以前尼古拉斯就是这么红衣红帽来到人间的,只是时间太久了,他也老了,不能冒着大雪,大老远的过来,我们做爸妈的就替他做工——你说这叫骗吗?”
安安渐渐平静下来,扮演警犬的飞飞,一蹦一蹦地闪了进来,嘴里发出“汪汪汪”的小狗声。
安安眼珠子转动,从爸爸膝上跳了下来,边跑边说“我去把老公公的东西藏起来,不要给弟弟看见”
安安和飞飞
那天黄昏,安安对好友费瑞迪说“弗瑞迪,你知道吗,我不相信这世界有神——”
最贴心的礼物——2份
安安四岁时,妈妈肚子像个大西瓜。 安安天天贴在大西瓜上,仔细听里头的声音,以为里头的家伙会游泳。
妈妈告诉安安,他和弟弟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送给妈妈做女人的礼物。 更重要的是,里面那个家伙出来的时候,会给安安一个从天上带来的礼物。
飞飞从肚子里出来的时候,果真给哥哥带来了一个礼物:会翻筋斗的越野跑车。 安安觉得,这婴儿虽然哭声很大,倒挺讲信用,还能忍受。
妈妈听说过很多恐怖故事,都跟老二的出生有关。老大用枕头闷死老二;老大把老二拧得一块儿青,一块儿紫;老大用铅笔刺老二屁股.....
妈妈希望,飞飞从天上带来的越野车能软化老大的心,不让他恶从胆边生,干下不可弥补的罪行。
从医院回到家中,妈妈就有点提心吊胆地,等贺客上门。 住对面的艾瑞卡,第一个到来。
艾瑞卡手里有两包礼物,一踩进客厅就问:“老大呢?”
安安抬起头,看见礼物眼前一亮。
艾瑞卡半蹲在他面前,递过礼物说:
今天是来看新宝宝的,可是安安是老大,安安更重要。艾瑞卡先给你礼物,然后才去看弟弟,你同意吗?
安安愉快地同意了,快手快脚地拆着礼物。
“你怎么这么聪明?” 妈妈又感激,又佩服。
艾瑞卡惊叹地看着新生儿,一面无限温柔地抚摸着他柔软若丝的头发,一面说道
小儿子飞飞“这可太重要啦!我老二出生的时候,老大差点把他给谋杀了,用枕头压,屁股还坐上面!用指头掐,打耳光,用铅笔尖....,无所不用其极...”
她压低声音说道“小东西真真美极了....”
临走时,艾瑞卡在门口又亲了亲安安,大声对妈妈喝到
我觉得还是老大比较漂亮,你说呢?
艾瑞卡的到访,让妈妈既感激又感触。
因为那些不曾做过父母的,或者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物。
他们一进门就问“baby呢?”
大步走向婴儿床,开始热烈地赞赏婴儿,完全没看到,为他们开门的,是只有膝盖那么高的老大。
客人把礼物打开,“你看这样柔软的材质,特别适合婴儿的肌肤.....”
老大在远处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手支着下巴,看着这边。直到走,客人都没注意到这个,他们原本就认识的孩子。
看到这里,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另一本书,《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作者是知名作者王烁,这本书里他和他妻子分别写了一篇关于带两个小孩的一些感想,分为爸爸篇和妈妈篇。
其中妈妈篇里,有一个细节跟本书有共通之处:
王烁妻子生产第二胎,她群发消息给亲友,如果前来探望,务必带上两份礼物,哪怕只是一张卡片
推荐书“母亲”和“个人”的平衡
自己一直对“拥有一个小孩儿”,这种生活是敬而远之的。自己快30了,尚未组建家庭,但同龄亲友绝大多数已经生养一两个小孩儿了。
每次见到我的亲友,我总是一种既佩服,又同情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生活。 佩服他们比我勇敢,能够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同情他们为此损耗了太多快乐。
不过,看到亲友们在生养小孩儿时,对生活并没有太多叫苦的心态,所以自己也不时在反思:
生养小孩儿确实会损耗一些快乐,那小孩儿带来的快乐增加量是不是会大于因养育他而损耗的快乐量呢?
在《孩子慢慢来》这本书中,我发现作者其实探讨了这个课题。
- 第9页,插图的配文。
台湾自然诗人
- 第9页,插图的配文。
_自然诗人刘克襄刚结婚时,坚决地说,绝对不能有小孩,自然环境太恶劣了,不,绝不要小孩。
几年后,再见他时,他正在给大伙谈他身为奶爸的经验:他的生活如何被一个从早到晚只会啼哭的小东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地狼狈……_
_大伙正要到颓废的酒吧去,他站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回去喂奶了。” 那晚他离开时得意洋洋。 _
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洋溢的幸福。
- 28页—35页,章节“野心”,好友若冰来访。
妈妈的好友,冷若冰,是一个精致而高冷的知识女性。 若冰将要来访,妈妈特别紧张,特别不希望好友看到自己因为家庭,而变成十足的黄脸婆。
于是妈妈做了很充分地准备,收拾房间和细心地梳妆, 无意中妈妈甚至看到了自己额前的几丝白发,而感叹不已。
但若冰一进门,就惊叹道“你怎么变黄脸婆啦!”
之后若冰问起妈妈原本的理想和计划,妈妈则把压抑在心的个人理想滔滔诉来:
- 研究西方批评文学,如结构主义。
- 读东欧当代文学
- 读大陆作家的小说,写批评。
- 想旅行,游遍中国和法国。
- 写国家题材的采访报道
- 制作电视节目。
-
想出书,以台湾家庭为原型的孩子系列的书。
批评文集野火集
在和若冰聊天期间,无数次被安安打断, 而且收拾好的房间极短时间内就弄乱了。 妈妈又开始去收拾,然后疲倦地躺在沙发上。
若冰温情地问道:
“这种种理想、计划,做妈妈之后,都不能实现了,对不对?”
“对”
“你后悔吗?”
妈妈抱着华安,下巴轻摩着他的头发,好一会儿不说话,然后她说:
“还好!” 沉默一会儿,又说“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在我看来,妈妈的这段话其实跟刘克襄的幸福感是同一回事。 虽然辛苦,却足够幸福。
- 36页,插图配文。
妈妈去一家以“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的书店选书,想要找到 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该如何取得平衡的答案
- 36页,插图配文。
妈妈自述道:
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综上三点,我对龙应台“母亲”和“个人”的心态理解如下:
- 成为了母亲,几乎没有了个人追求,这让作者很纠结。
- 母亲这个角色带来的满足和幸福,无与伦比,就算损耗了个人追求,也值得。 毕竟做母亲是难以言表的人生体验。
- 但,真的想既做好“母亲”,也做好“个人”,不甘于就此二选一。
我一直以为,龙应台真的就只沉浸在享受母亲的幸福感中了。
在看到本书倒数第二篇,由小儿子华飞写的《【跋】我这样长大》 中,有这么两段话:
吃过晚饭后,就真的没事干了。我就跟着妈妈走进她的书房。我趴在她脚边的地毯上画漫画,她在书上写字(要到好多年后,才知道她是在写“文章” 。摘自142页
我们在黑暗中,听她轻轻的脚步声,走向她的书房(也要好多年后,我够大了,才知道,每天晚上,这个时候她才能开始写作)摘自 144页
其实,做母亲期间,龙应台一直未曾放弃个人追求,写做。 google了一下她的作品推出时间,发现她生养两个孩子期间,有以下主要个人作品:
- 1985年开始(即安安出生的那个时段),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大量杂文,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
- 专栏文章结集后,成书《野火集》,印行100版,创下一个月之内再版24次的记录。风靡台湾,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结构。
- 1996年出书《看世纪末向你走来》(大概安安10岁), 是一本视野格局极广的著作,当时龙应台已是《中国时报》驻外记者的一员,从而进入到新闻的第一线力,使她的评论增添了记者报导的色彩。她目睹了欧洲的变化,亲历东西德的合并,更深入苏俄,探访中国大陆……
当看到,龙应台的成就后,我真的吃了一惊。 她真的做到了。
在母亲和个人,两个角色间,取得了完美平衡。
这个台湾女性真的了不起。
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过这呢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可以没有女物理学家,没有女作家,没有女工人,但绝不能没有母亲。
但我想,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存在,既是优越的女作家,又是完美的母亲,她的名字叫做龙应台
2017-7-24日,成都回达州途中。
关于我:
全名王波,隔壁pp读书会会长。现在和书印读书会融合,负责月读计划中的读书笔记的搜集和整理。 我们真情号召,看完一本书,尽可能输出您的读书笔记。 输出是最高质量的学习,欢迎您加入读书笔记小组。
您的读书笔记提交后,我们将投稿在简书文集中,并在公众号和书友群分享。
现附上pp读书会读书笔记的文集,供您鉴阅。
[http://www.jianshu.com/c/92208801c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