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坑邻居摔过,小心别走上去了
文:散散木
多年前,一本《菊与刀》红遍大江南北。这本讲述日本民族性的著作为什么这么红?因为日本与我们一衣带水,无论从地理距离上、还是东方文化传统上都很接近,了解日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所以,当我们对经济动向充满疑问时,也可以了解下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史。以史为鉴,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的参照物,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未来。
谈到日本战后经济,这本《战后日本经济史:从喧嚣到沉寂的70年》的作者野口悠纪雄,可谓是最适当的人选了。他在二战尾声出生,从记事起,就亲历了日本战后经济历史:从战后百废待兴到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辉煌,又从巅峰骤然跌落,至今未能重振声势。同时,作者野口悠纪雄作为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并且曾在日本财务听担任官员,后来又以学者身份长期研究日本经济,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
所以,这本《战后日本经济史》,一改以往经济史的全宏观视角,在叙述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了亲历历史的场景,让读者在宏观、理论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直观地感受经济发展变化对个人人生历程的鲜活影响。
《战后日本经济史》,基本是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日本战后的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日本在这种体制下实现高速发展,并幸运地平稳度过了石油危机从而跃升为世界经济大国,最后也因为这种体制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跌落神坛,一蹶不振的历史。
纵观全书,作者野口悠纪雄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特殊的战后经济体制是战后日本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后来日本经济坠落的元凶。
这种体制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
一、1940体制的形成
对于日本战后的崛起,美国认为全是自己的功劳——如果不是美国战后接管了日本经济,日本能突飞猛进吗?
但野口悠纪雄认为不是这样。美国虽然接管了日本的政府和经济,但文化差异太大,美国自己根本管不过来,在经济上,只能用日本财政厅的原班人马。这些原日本经济官员,当然不会把自己改革掉,所以日本经济体制,在战后,居然也是基本沿用1940年开始为了应对二战而建立的体制。
这种体制的特征是什么?一切为了战争。所以资源的配置是国家说了算,不是市场说了算。这种体制延续到战后,就变成了一切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达成经济目标,国家仍然可以调配一切力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方面,日本战后的企业们基本难以通过股票市场拿到钱,只能通过银行,而银行又牢牢把握在国家手里,因此,重点发展什么行业都是国家决定的。
二、1940年体制带动日本经济起飞
战后的日本,一片愁云惨淡。那时还是孩童的野口悠纪雄和小伙伴们,在被空袭烧毁的建筑物里面玩耍,那时候物质嫉妒缺乏,所以当作者听到有人因为踩到香蕉皮而摔倒时,没有觉得好笑,反而羡慕故事里的人有香蕉这种水果。
但是,短短十年间,黑白电视、洗衣机和电冰箱都已经普及到日本平民百姓家里了,要知道,那时候才1955年。
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日本国内重化工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正是日本通过1940年体制,利用国家手段,将大部分的金融、行政许可等资源大量砸在基础产业、重化工产业实现的。
正好,那几年这些行业都处于世界技术发展前沿,日本经济顺风行舟,一路走得飞快。
其后,当其他国家遭遇石油危机一蹶不振时,日本凭着1940年体制下的不会争取涨人工的工会,抑制住了通货膨胀下的工资增长,就这样,牺牲工薪阶层的利益,日本顺利度过了石油危机,开始了二度起飞,最终达到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三、1940年体制成了信息时代的绊脚石
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在重工业化的时代或许行得通,但80年代以后,就是信息革命的世界了。新的技术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只靠行政干预推动的资源配置,只靠重金堆砌出来的大企业,在这个新秩序下,都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反而,在市场调配资源的情况下,小的企业更有创新的动力,也有更多这种能创新的小企业。同时,信息革命使小公司在信息处理上,居然也能获得以往大公司才拥有的能力。于是,在这种形式差异下,真正有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是有着敏锐嗅觉的创新公司。日本重工业化的大块头企业,在1940年的体制下,不再具有发展优势,经济增长开始缺乏推动力。
这个时候偏偏又赶上广场协议,日本不得不对外升值,日本国内热钱横流,泡沫开始出现。
经济增长乏力,泡沫越堆越高,终于在90年代初,日本从黄金时代跌落,十几年来,仍未恢复当年辉煌。
在80年代,全球都羡慕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本国内也认为日本模式是最优越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时移世易,转眼有优势的经济体制就变成了绊脚石。
所以,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我们都不能忘记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国家如此,个体也是如此。只有对环境变化保持警醒,才有可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