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37)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26人  真老实人_425a

        三二

     《随园诗话》原文:

       襄勤伯鄂公容安,好吟诗,如有宿悟。《竹林寺》云:“初地相逢人似旧,前身安见我非僧?”《悼亡》云:“伤心最是怀中女,错认长眠作暂眠。”

       《记》曰;“学然后知不足。”可见知足者,皆不学之人,无怪其夜郎自大也。鄂公《题甘露寺》云:“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方子云《偶成》云:“目中自谓空千古,海外谁知有九州?”

        襄勤伯,清朝赐予鄂尔泰(鄂容安之父)的爵位。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西林觉罗·鄂容安(1714—1755),字休如,满洲镶蓝旗人,大学士西林觉罗·鄂尔泰长子,清朝大臣。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世宗命充军机处章京。乾隆初,以编修在南书房行走。以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巡抚。入伏牛山亲自勘察,饬行保甲。兴水利,籴补府、州、县常平仓。从定边右副针军萨喇尔出兵准噶尔。与班第驻守伊犁。值阿睦尔撒叛徒乱,与班第力战不支,自杀。

       宿悟,先天的、犹如前世带来的妙悟、感悟。宋元之际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自序》而犹能听乐而知隋之必亡。其宿悟神解,亦有过人者。(参见:宿慧,从前世而来的智慧)。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等都有重要影响。

       甘露寺,坐落在长江之滨的镇江市北固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许多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方子云,袁枚的朋友。(其他资料缺)

       竹林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坐落于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据南朝梁朝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徐州)人。洛阳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本人翻译:

      鄂容安,喜欢作诗,好像有前世带来的妙悟。《竹林寺》一诗写道:“初地相逢人似旧,前身安见我非僧?”《悼亡》诗有句:“伤心最是怀中女,错认长眠作暂眠。”

      《礼记》里说:“学然后知不足。”可见知足的人,都是不好学习的人,难怪其有夜郎自大的毛病。鄂容安《题甘露寺》:“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方子云《偶成》:“目中自谓空千古,海外谁知有九州?”

      真老实人言:

       南宋文学家严羽的《沧浪诗话》称:“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一个“悟”字,或许道出了作诗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是否能够开悟?我觉得取决于两点:一是学识积累,不断阅读创作,厚积薄发,量变而质变;二是才情天分,妙思与生俱来,出语与众不同。二者不可少一。刻苦可以写作,但刻苦未必有佳作。凡是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天生的,至少在这一领域有不同于常人的异质。比如画家、音乐家,作为画匠与乐手,可以通过培训完成指定任务,而画家、音乐家,则必定在作品中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灵魂,还有能够把自己的思想、灵魂用异于一般的表现手法融于作品。这个特异之处,就是天分所在。

         本条指误:

         襄勤伯是赐予鄂容安之父鄂尔泰的爵位,并非赐予鄂容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