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苗斋居士

    苗族教育家——龙骥

    龙骥(1859——1936),字云生,苗族,晚清凤凰厅得胜营(今凤凰县吉信镇)人。其父靠守碾坊为生,深感苗族由于缺少文化,备受歧视,决心送子读书。龙骥秉承父志,从小刻苦学习,不顾路远山高,三次远道从师就读。在凤凰厅“进修书院”读书时,结识了号称“湖南神童”、后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的熊希龄,俩人成为知己至交。光绪十一年(1885年),龙骥在湖南科举乡试夺魁,成为举人。胸怀大志的他又两次赴京参加会试。按他的才华,是可出类拔萃,能金榜题名,可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对苗家充满歧视和戒备,所以,纵龙骥有“文光射斗”之才,也难逃“名落孙山”之难。他看透了清廷开科选士的真实面目,以“挺胸立志,直腰为人”自持,朝廷曾欲授以知县,他不愿为官,决心“南亩种庄稼,西窗授门徒”,为苗族培育人才。以家为馆,办起了栖山书院。龙骥从实际出发办学。对学生开始只教授《四书》、《五经》。辛亥革命后,增设了国文、算术、体操课,还要求学生平时种菜,农忙回家劳动,改变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习气。学生交费不统一规定,家境贫寒的少交或不交,进步慢的,他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学费也尽量少交。因此,城乡子弟纷纷登门求教,学生多达百余人。高峰时,学生人数比凤凰厅的“进修书院”和得胜营的“三潭书院”还要多。

    龙骥以一寒士,从25岁开馆教学,直到73岁,办学47年如一日,享年77岁而终。

    龙骥是我的高祖父。从小就听父母说关于高祖父的故事。他少时为了求学,寒窗苦读,家里还卖掉了自家的田地凑学费,非常的艰苦。乙酉年(1885年),他在湖南省科举乡试中夺魁,两次进京会试,步行一个多月才到达京都,均因“苗籍”而落第。后辞官回乡,以家为馆,一心办学,创立“栖山书院”,培养了大批苗族人才。他是光绪年间一个在本地数十县内名声很大的举人。生性耿直,刚正不阿,不乐仕进。开馆办学,桃李满天下。当地乡绅名士,达官贵人,乡农父老,苗汉弟子,都尊其为一代名师。高祖父为湘西凤凰的苗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骥,其为何许人也?我在中国知网的一本《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期刊中找到了一篇关于高祖父龙骥的生平轶事(传记)的文章,和他在艰苦求学和开馆办学时的留下的诗句,以及他辞世时,他的门徒好友----四品世系兰州府府尹吴伦徽学士著的《祭龙骥先生文》。作为玄孙辈(四世孙)的我,读罢不禁感慨万千,潸然泪下。感其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在苦难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及仁慈善良的品格。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高风亮节的龙骥先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