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妻子,谁才是苏轼的最爱?
说起苏轼的感情生活,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弗和那首千古流传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为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苏轼心中自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王弗16岁时嫁便与19岁的苏轼为妻。来到苏家后,王弗以一种谨肃的态度,细心地将苏轼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生于进士之家的王弗为人“敏而静”,虽然有着过人的才识,性情却很文静,从不张扬。
苏轼喜欢读书,每当苏轼读书时,她就静静地在旁边陪着他,并不多言。但等他读书遇到困难时,王弗却能在旁及时地提醒。这时苏轼才发现王弗竟也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除了学识渊博之外,王弗对看人也很有一套。苏轼生性好交朋友,几乎对每个人都坦诚相待,毫无防人之心。交得朋友多了,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每次有朋友来时,王弗便立在屏风后面听他们交谈。等朋友离开后,她再根据客人刚刚说的话,对来客的人品进行点评。开始苏轼还是将信将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弗每次点评都精准无比。
苏洵为苏轼立下了不少戒规,王弗将这些都默记于心,时时提醒苏轼。每次苏轼外出归来,王弗都要对苏轼仔细询问,并提醒苏轼说:“你离开父亲外出,在外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呀!”
从这些事情中不难看出, 王弗给苏轼的更多是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而不是男男女女之间意趣盎然的生活。她不仅扮演着妻子的角色,更像是一位母亲,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孩童般纯真的苏轼。嫁给苏轼后,王弗都保持着谨慎恭敬的态度,这和苏轼那种不拘礼法,自然洒脱的天性形成了一种互补,而不是契合。她明明学识渊博,却刻意隐藏。而不是像后来的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那样,和苏轼过一种赌书泼茶的生活。这大概是王弗认为如此不合礼法吧!这就让苏轼对王弗是又爱又敬。也许在他的心中,王弗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母亲。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王弗卒于京师,留下幼子苏迈。此时距他们成婚,仅十年。
王弗去逝之后,王闰之走进了苏轼的生活,王闰之比苏轼小11岁,是王弗的表妹,是一位传统的居家型女性了。嫁给苏轼后,王闰之尽心地照顾三个孩子,苏轼被贬官,她也始终相随。更让感动的是,当家中的经济紧张时,苏轼决定自己开荒种田,而从未干过农活的她,也毅然下地帮忙,上山采菜,下地耕田,她都做得不亦乐乎。有了她的帮助,苏轼的生活压力小了许多。王闰之的付出,苏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至于,苏轼在王闰之死后,写下了一篇祭文,文中明确提出要与王闰之“同穴”。
但王闰之能给苏轼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比起学识过人的王弗来,王闰之只能说是粗通文墨,在读书作文方面,她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对于苏轼的那些文学爱好,她支持,却不能真正理解。“乌台诗案”中,苏轼被捕入狱,惊慌的王闰之将过错归于苏轼写下的那些诗文,为了不给别人口实,她将家中的诗文稿全部烧毁。苏轼当然不会怪罪王闰之,当时的情况,她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看着这么多好诗文化为灰烬,相信苏轼暗中也少不了一声叹息!
其实,王弗也好,王闰之也罢,她们在持家方面,的确是无可挑剔。常人取了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无比幸福。可是,苏轼不是常人,做为一个性格外向的文人,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时,他一定想要找到一个同样活泼并能真正在文学上了解他的人。王弗的“谨肃”和王闰之的“敦实”都没有真正在精神上与苏轼契合。她们与苏轼之间更多是相爱,而不相知。所以,苏轼只为王弗了一、两篇作品,而对王闰之,除了一篇祭文外,什么都没有。
会持家,懂文学,性格最好活泼,这样的要求看起来有点高。世上真有这样的女子吗?有!就算有苏轼能遇到吗?能!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在这里,他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叫王朝云,是钱塘歌女。
这一年,她12岁。苏轼39岁。
他们在相遇实属偶然。苏轼来到杭州后不时的参加一些朋友聚会,一次,朋友为大家找来了一群歌女助兴,朝云就在其中,担任领舞。她动人的歌喉、轻盈的舞姿,很快就吸引了苏轼的目光。歌舞完毕后,歌女们随机的坐在各们宾客身旁,巧的是,苏轼身边的,正好是朝云。把酒言欢,彼此都有了好感。于是苏轼诗性大发,大笔一挥写下这首名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有人说这是苏轼用西子来赞美西湖。其实,苏轼是在用西湖赞美西子,而这西子,就是王朝云。
此后,苏轼和朝云的交往多了起来。事情很快传到王闰之耳中,她倒是很大度,既然苏轼中意王朝云,那就把她接到家里来好了!来倒苏家的王朝云从便摆脱那种逢场作戏的歌妓生活,在这里,每个人都诚心对她。
不会做家务,王闰之便手把手地教她。不会写字读书,苏轼便亲自上阵,细心指点。聪明的王朝云很快便学会这些。
生活上的舒适,让她像一朵幽莲般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大才子秦观见到王朝云后,不禁发出了“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的感叹。
除了美艳动人之外,她的歌舞才华也得到了尽情展现。苏轼喜欢写词,以前写好的词总要到外面找人来演唱。而现在,苏轼写好词后,直接交给王朝云就行了。王朝云便会给他献上一次数精彩的歌伴舞表演。朝云的到来,给苏轼家的生活添上了无限的乐趣。
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苏轼对王朝云刮目相看。那一天,苏轼退朝,吃完饭后。摸着肚子,问身旁的侍女,“你们说,我肚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一个侍女说,“装了一肚子文章!”苏轼却不以为然。又一个侍女说,“装了一肚子机械!”苏轼仍然不以为然。等到轮到朝云时,她想了想,说,“你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真是精辟!苏轼肚子里装的不就是“不合时宜”吗?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当政,苏轼提反对意见,被排挤。后来,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重新掌权,尽废新法,苏轼又提反对意见,又被排挤。朝云一句话,点明了苏轼一生仕途不顺的原因。
果然,苏轼听到后,哈哈大笑,对大家说:“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此时想必在苏轼心中定是一阵惊喜,王朝云给了苏轼一样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理解!而这正是王弗与王闰之所不能带给他的。苏轼忽然发现,原来自已苦苦寻觅的红颜知己,就在眼前。
随着王朝云文学素养的提高,她对苏轼作品的理解也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时,一日秋色正浓,他让朝云演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每次她唱着唱着就会歌声哽咽,泪如雨下。苏轼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她,朝云回答说,“奴所不能歌者,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哦,原来是被词中悲伤的情调所感染。于是苏轼大笑说,“我正在悲秋,你又来伤春。”
其实苏轼没能理解到她细腻的内心。苏轼以为朝云只是为“柳绵吹又少”而伤心,却不知,朝云是将自己与柳绵联系起来。一方面,苏轼来惠州时,众多侍妾中只有朝云执意要跟随。她自己就像是那仅存的柳绵。另一方面,就在朝云年华渐老之时,苏轼却又表现出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是呀,以苏轼的名气才华,在哪里会找不到如芳草般的侍女呢?想到此,朝云生怕自己会被苏轼所抛弃。
然而,朝云到底是多心了。苏轼岂是如此无情之人。相反,他心中还怕朝云离开自己。苏轼被贬到惠州时,已年近花甲,夫人王闰之已死,自身边的侍妾已经以各种理由离开苏轼。若是朝云真的离自己而去,苏轼就真的要孤苦无比了。
朝云大概也看到了这一点吧,所以,无论苏轼的人生是起是落,她都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地陪在苏轼的身边,给他莫大的支持。朝云的忠贞让苏轼大为感动,他特意为朝云写下了一首《朝云诗并引》称赞她的忠贞大义。诗前还附有小序一则,序中说:“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文中提到的乐天诗,是指白居易的“春随樊子一时归”一句。白居易最喜爱的一个叫樊素的歌女,善唱《杨柳枝》。她虽深受白居易的宠爱,却在白居易年老时,弃他而去,相比之下,同为歌女出身的朝云却能陪伴苏轼来到这蛮荒之地。所以,苏轼在《朝云诗并引》的第一句中,就写下了“不似杨枝别乐天”的诗句,非常骄傲地告诉世人,看!朝云是多么重情重义。
然而,王朝云终竟没能陪苏轼走到最后,惠州恶劣的环境拖垮了她的身体,来到惠州的第三年,也就是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朝云病亡,葬于惠州西湖。时年34岁。
朝云信佛,死时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安慰苏轼一切看开。
王朝云就这么走了,苏轼痛不欲生,他在王朝云的祭文中高度赞扬了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的品格。并在悼亡朝云的《西江月·梅花》中说“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晓云就是朝云,朝云死后,苏轼再也不会梦到梅花了。而那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他再也不听了!
苏轼将朝云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旁,在朝云墓前修建一座六如亭,并在写下了: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云,这个出身于钱塘的歌妓,以自己的美丽聪慧、能歌善舞吸引苏轼,以自己的过人的见识走进了苏轼,以自己的忠贞感动了苏轼。赢得了苏轼“惟有朝云能识我,每逢暮雨倍思卿”的评价,成为了苏轼最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