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串场河畔30/二
岁月留痕30
偏僻落后,交通阻塞的乡村。村民们千百年来受传统习俗的桎梏束缚,文化落后,观念滞后,物质匮乏,因而自身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基本停留在能有吃有喝,一日三餐,两干一稀,有布遮身,即感满足。即便过年过节,吃上两块豆腐,几张卜页,来点鱼,烧点肉。也就自得其乐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城里人的生活情景如何?他们一概不知,不问。
自从来了知青以后,似乎对这一片沉寂了多年的土地,有所唤醒,甚至有点振聋发聩。
上海的,无锡的,苏州的,盐城的,还有本公社镇上的。他们生活在大小不等的城市,因而性格各异,待人处事风格也有所不同。
上海人的高傲,自信,依仗见多识广,炫耀自己,夸夸其谈,总以为外地人,乡下人孤陋寡闻,没见识。唯我独尊。开口言必称外地人为乡下人。自已则来自大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高楼林立,马路纵横,车水马龙。商肆林立,还有若干电影院,戏院,大世界等等,与别人谈起,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吐沫横飞,高兴时眉飞色舞,得意忘形。好象这上海的一切,都是他自家的后花园,独享的财富。
苏州无锡的,则仰视上海,俯看他地。他们往往以长江划线。江南人历来血统高贵,苏北人落后,粗浅,生活习俗偏于粗放。不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地讲究,情感细腻。哪怕是出言吐语,也是一口的吴侬软语。人以群分,只要他们在一起交流,都是当地方言。而与当地人交谈,则是国语普通话,两种语言自由交换,浑然天成。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他们是苏南人。
盐城知青,虽处城中,也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毕竟规模不大,市镇人口也就几万人。但他是全盐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商业之中心。人来人往,无非是各镇各乡和周边农村的各类人员。较之苏南相对落后。
人来人往中,不免有挑担叫卖的,修鞋补锅的,小吃摊点的,摆地摊的,甚至还有周边农民上街买粪的。而马路行驶的汽车则凤毛麟角,一阵隆隆马达声过去,即刻恢复原有的平静。要谈汽车,除了汽车公司的定时班车,其他就很少见了,不要说是公共汽车了。大街上人来人往,自行车是主角。有骑新车的,把铃揿得脆嘣嘣的响,唯恐别人不知他骑的是新车,确实回头率颇高。
盐城知青,虽在城内生活学习,对农村的农民接触不少,乡土民情民俗多少略知一二,至于分不清韭菜和小麦,那是常有的事。每到农忙,学校放忙假,帮助夏收夏插和秋收秋种。大些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农村集体帮着农忙。到名人的家乡亦时有之,譬如董加耕的家乡葛武就有若干批次的学生前往。还有一些热血青年,为了以自已的实际行动来显示自己学董之决心,不远千里,不计条件,主动到董的所在村安营扎寨。
盐城知青下得乡来,相对较能与贫下中农融为一体。至于有些农活技术含量较高,强度过重,则要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磨合。
同样的遭遇,共同的命运。时代捆绑了知青,知青回聩了社会。天下知青是一家。无论你来自哪座城市,只要你冠以知青头衔,持此名片,通行无阻,知青接待知青,管吃管住,亲如一家。
知青的到来,在加大地方压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尽已所能,改善着农村多种陋习。如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一改便后不用手纸的恶习,宣传普及生理知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