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开去
这句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诗史”杜甫的《望岳》 ,原文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写于诗人青壮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时期,他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畅游山东,被泰山(五岳之首,故城“岱宗”)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望岳》。诗中以描绘泰山雄伟壮观气势之景,抒发了作者豪壮和远大抱负之情。该句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些其他的山,而这些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孟子·尽心上》里有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就是说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是活用了孔子这句名言。
这句话表面上赞美泰山作为“五岳之宗”、“天下第一山”之崔巍高大,实际已经引申至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超越自我。一个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视野一旦广阔了,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中,跟盛唐时候大多文人崇尚玄道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他可以说是唐朝的一个“非典型”大诗匠。他虽然没有直接受到战乱的过大冲击,但一直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内心从未真正放开,投射到其大多数作品中就是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故被后人称为“诗史”。
儒家的立身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少年,拥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鸿鹄之志,一心想着自己能够崭露头角,报效祖国,所以整首诗写得睥睨天下、豪气干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是唐诗中的千古名句,但是翻开历史的画卷,在诗文中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类似意境的不在少数。比如王之涣在其《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在《登飞来峰》则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尽管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后快速走向衰弱,杜甫也是命途多舛,时年59岁就郁郁而终,最后几年甚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狼狈得狠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最终实际上未能做到到“一览众山小”。
杜甫没能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政治抱负,他只是把它作为心中毕生的理想、追求。但是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他至少志存高远,胸襟开阔,一辈子向着“心中的高峰、绝顶”不懈努力,他的诗文、精神内核应该达到了这种境界!
要达到一定高度,必须有积淀;要有超人眼界,必须有深度! 人生奋斗的过程就是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辩证螺旋上升过程。在我们今天看来,杜甫的这种精神依然是积极、可贵的!
“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普通百姓,只有将公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站在时代的精神之巅,最大程度地约束、克制个人的“蝇营狗苟”、一己小我的私欲,才能具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境界,否则就是一辈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