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神”的学习计划竟然精确到秒?你的孩子同样可以!
图片来源 | 网络
作者 | 小海
大海「学习之道」 -第7篇-
这么多家长如此欢迎,是因为这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优秀,更重要的是优秀背后的努力。
男孩名叫胡一捷,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他的一份被安排得密密麻麻的学习生活作息表震惊了众人。
从每天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2点,一周每个时段的学习内容都精确到几点几分,学习状态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胡一捷在初入高中的时候,成绩并没有特别好,是年级的132名,后来一路追到19名。
就算考入浙江大学,也只比录取分数线高出了1分。
浙江大学作为全国TOP大学,优秀的学生云集,这个成绩让他在进入大学后也并没有特别突出。
浙江大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竺可桢学院了。这是一个“学神”云集的地方,聚集了浙江大学最优秀的学生。采取淘汰制,每年择优录取。即使你足够优秀地考入其中,如果后期表现不佳,还会被其他同学替代。
胡一捷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向着周围优秀的同学进击,他的目标是成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转入浙江大学最厉害的“神坛”。
为了达到目标,他的大一生活没有任何业余活动,只有学习两个字。
“我的大一,比高三还要苦。”
网上热传的时间表,胡一捷说,他有40多张。
“大一时有一个月,我又要考托福,又要为转专业作准备,我给自己定的学习计划是晚上10点睡觉,凌晨3点起来学习。
晚上九十点钟,正是很多同学在外面吃夜宵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我强迫自己入睡。
早上三点钟,我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刚开始,我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辛苦是一方面,还要拒绝各种诱惑。坚持一段时间后,我慢慢适应过来,学习效果很好。”
争分夺秒的一学期,胡一捷最终的绩点是4.42(国内大学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满分是5分),托福也考了90分。考进了浙江大学最优秀学生聚集的竺可桢学院,也顺利转学到了他喜欢的建筑设计专业,完成了目标。
小海今天特别想和各位家长分享这个故事的原因在于我在胡一捷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孩子都可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的可能。
胡一捷说自己的秘诀在于自律,“我最大感受是刻苦和自律给我带来很多快乐。自己也一直刻苦努力,非常自律。”
小海对此很认同,自律精神的养成真的是一个孩子开始变得优秀的过程。
巧的是,小海也认识一位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毕业的“学神”,这位学神甚至比胡一捷的经历更为传奇。
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数学方面的天分,小学2、3年级和5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参加比赛,拔得头筹;
进入中学后,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成为了他们省份第一个某数学奖项的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初中为比自己年纪更大的学生授课,自学了各种编程语言;
大学期间仍然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数学基础领域,大四下半学期,就以高薪受聘于互联网公司。还边工作边在完成一本数学方面的相关书籍的写作。
刚认识他的时候,小孩也和周围的人一样,满眼星星,感觉大神好牛哇。后来成为了朋友,他对小海说,他不觉得自己很厉害,看似厉害的履历背后无非两个字,坚持而已。
小学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在家拿着数学书籍研究,看不懂的,过一段时间再看,知道反复看懂为止;
参加比赛以来,每天坚持刷题,直到工作后,晚上大家都回家了,他还继续在办公室,做一件事:刷题。他说,自己要保持题感,不然也不行。有时候一做就到晚上2、3点。
自己建立题库,经典题型、板块全部收录其中……
为什么这么坚持?他说,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枯燥吗?
他告诉小海,刷题对他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他从里面能够获得快感。
一如既往的优秀背后,是一如既往的自律。
那些高自律的孩子,一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目标感很强;二是享受自律。
01 没有目标感的孩子,很难自律
那些上学时期成绩不佳的人,回想起曾经的经历,大多会说:当时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要学。
这就是学习目标感的缺失,没有意识到学习重要,行动上也不会以此为导向。
很多家长看来,中学阶段的孩子,目标似乎很简单,成绩而已。
这样的目标恰恰会让多数孩子感觉提不起兴趣,毕竟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其实,延展目标的确立,往往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唤起学习内驱力。
比如,我的一位高中同学,高二就曾当着全年级老师以及校长的面,说自己的目标是要考上清华大学。最后,她果然做到了。
为什么她的目标感会这么强?
其实是因为她的家人在她高中的时候,经常带她去清华大学散步,她深深感受到,自己想要来这所学校学习的愿望。对她来说,成绩不仅意味着压力很大的排名,还意味着一所向往的学校。
有学习目标感的孩子,是真心爱学习的。
小海初中的时候很不擅长物理,但进入高一,小海喜欢上了物理课代表,为了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小海的物理成绩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所以,看吧,对孩子来说,这种目标感大多情况下不是试卷上的分数,而是分数背后所代表的学校、兴趣、喜好、理想……
如果想让孩子树立起目标感,不妨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愿望,然后把愿望和学习相结合,这个时候孩子展现出的学习动力估计连你都吓一跳。
02 享受自律的孩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律
一旦开始尝试自律,如果从中获得了甜头,那么很可能,孩子就会将这种自律转化成为一种自觉,并且颇为享受。
就像胡一捷、我的那位“学神”朋友一样,对他们来说,自律并不枯燥,反而他们会因为珍惜从中所得到的,将其形成一种习惯。
考入清华大学的姐妹花焦宇晨、焦宇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一个细节,她们说,自己一开始在假期的学习时间也不长,在坚持了一段时间每个六日、假期都不停止学习后,成绩提升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对分数、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乃至到最后,学习对她们来讲,就像有些孩子会选择游戏、看电视放松一样,成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而她们的学习时间也由一开始的5、6个小时上升到假期仍然坚持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
持续的成就感刺激,让她们将坚持学习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并且享受自律所带来的优势。
这种自律养成的关键在成就感反馈。
如果孩子从学习自律中获得了成就感,比如成绩的提升,ta为了获得持续性的提升就会将学习内化成为一种习惯。
所以,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也具有这种自律精神,甚至享受它呢?
小海的建议是:
01 让孩子尝试坚持。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个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学科),让孩子试着坚持,如果能够获得成绩提升是最好的;
02 当孩子获得进步后,一定要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让他感觉自己很棒,自己的坚持自律是有意义的;
03 给孩子一个喜欢某件事的额外理由。比如带着他去大学看看,让他从内心对学习产生认同感;
04 自律不一定要做到胡一捷的那个地步,但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表。比如回家后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六日如何平衡学与玩,坚持下去,孩子会将其内化为像自己的“生物钟”一样自然的存在。
各位家长,不妨试试。
--END--
大海1对1,好未来旗下在线一对一教育品牌,通过在线陪伴式教学方式,专注为初高中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严格选拔优质教师,为学生“匹配好老师”;秉承“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构建知识体系”的教育理念,力争让孩子的改变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