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生命的智慧 《道德经》 心解读书

漫谈《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8人  糊涂姐姐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漫谈《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大

德:道之分化,一本散万殊之一,在人,是指人的心灵(精神、小无极,小真空)

人的心灵本来与道同体,无有隔阂,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光遍三界十方,故谓之“大德”,但因人的心灵被物欲蒙蔽、情欲所扰,如浮云遮日,光没那么亮了,不能称之为“大德”了。一旦觉悟,去物欲、灭情欲,如拨云见日,恢复光明本性,可谓之“大德”。

容:模样、样子,这里引申为特征、特性。

整句话解释为:人之至纯至净之心灵的样子(特征),就像道一样。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是真实存在的,为万物之母,所以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讲道的特性是捉摸不定,无中生有,有又归空,循环往复,变化不停,恍恍惚惚中,看到(非眼观,灵光觉照)有形有像的物质在其中。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精:道之精髓,即元精、元气、元神。简单可理解为生育万物之种子。

信:人的精神是小真空,真空之藏性,仁义礼智信尽包含。而仁义礼智俱全无信不立,信而立,信而行,信而德,是为功德母,故说仁义礼智一信含。

整句话翻译为:杳杳冥冥中,观察到道之精髓,生育万物之因子,非常真切,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名:一切可名之物。

甫:开始。

此:指本章开头的“大德”,即人的至纯至净之心灵,与道合真。

自古至今,道生万物,万物返本归源,反反复复,从没有停止过,让我得以看清万物的源头出处。

我怎么知道万物的源头出处的呢?靠的是纯净无染的心灵合于大道,而感知到的。


参考书目:

张玉林先生著《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baijiahao@baidu.com

百家号独家出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