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與汝同窗】乖、听话就会有“出息”吗?自北大包丽自杀事件看不仅存

2019-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苔居

1、死于PUA的北大女生

近几日,一个故事刷屏:北大法学院大三女生包丽(化名)被男友操控,最终自杀,故事把一个名词“PUA”带入公众视野。

PUA(Pick-up Artist),也称搭讪艺术家,源于美国,早期是指通过技巧和心理学学习提升情商,帮助自卑、内向、不自信的男性成功搭讪到自己喜欢的女性,进而发展正常的恋爱和婚姻关系。

然而,人性的贪婪和占有欲、控制欲令许多人不满足于正常的关系,PUA从简单的搭讪变成“勾引社群”(Seduction Community)、泡学、把妹达人,甚至形成了以骗色骗财为主要目的诈骗术。

PUA的行动策略:挑选目标百般呵护,仿佛是世上最懂对方的人;继而通过一系列技巧性的贬低和打压摧毁对方的自尊自信,令其感到渺小、低人一等,以施行精神控制。

PUA的首选目标是自卑、内向、缺爱的女性。但其实,男性受害者并非没有,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现实生活中从来不乏情感操控,且不仅限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案例,甚至于,许多情感操控者自己都不自知。

2、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令我想起2018年在台湾上映的十集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片名来自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诗《孩子》。

制作组曾在FACEBOOK专页募集“最伤心的一句话,你还记得吗?”,迅速涌入上千条留言:

你怎么不去死?!

为什么不能打你?你是我生的,打死你都可以,在生就有了!

你是我儿子,这里是我家,为什么把房门锁起来?

早知道在你一出生的时候就掐死你,一天到晚只知道画画,以后饿死不要来找我,不认真读书,考试考那么烂,去放牛算了!

把这个家搞成这样,你怎么还有脸待在这,滚出去!

丢脸!

……

话语有毒、舌头带刀,每一句话都代表一个心碎的童年。

影片改编自台湾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

吴晓乐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多年家教生涯让她看见每天给儿子精心准备美食的母亲在孩子考差时立刻甩巴掌,看见“一种用钞票堆叠起来的亲情”,看见“妈妈是为你好”、“不要让妈妈失望”、“我们没有人逼她”等言语如何把孩子一步步逼到死角,见证了无数“乖孩子”的伤。

她说:我花了八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目睹一个又一个家中发生的故事。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和解失败时决定宽恕自己……

我走进他们的生命,每踩一步都惊叹不已。

父母们口头说着“我是为你好”,心里也的确想着为孩子好,费尽心力安排孩子的人生、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却弄得每一个人都伤痕累累——有孩子在手腕刻下一道道伤痕、有孩子掐住母亲的脖子、有孩子自高楼一跃而下……

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错?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跳楼了,妈妈想不明白为什么,不懂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

然而,回顾过往对话,或许可以窥见悲剧的种子:

你们班30个人,你考27名?跪下!

你喜欢这个家吗?那你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一直住这里吗?

你考得分数对得起你父母吗?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妈妈是为你好。

茉莉是个努力顺应妈妈期望的“乖孩子”,但即使考上了令人羡慕的名校,对妈妈来说还是不够,好还应当更好。

茉莉没有办法活成妈妈想要的样子,永远没法让妈妈满意,茉莉的痛苦化作腕上一道道利刃刻下的伤痕。妈妈也曾发现女儿异常,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茉莉对咨询师说:

我一直有一个幻想,有一天,当我考砸了,回家被妈妈打。

她掀开衣服看到这些伤痕,可能会吓一跳、可能会很难过、可能会跟我道歉说,”茉莉对不起“。

妈妈爱茉莉吗?

看上去是爱的,作为曾经的名校硕士,她为孩子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前途,尽心尽力照顾女儿。

但与此同时,她将自己的希望与梦想绑架到孩子身上,不允许女儿拥有自己的生活,将她的付出与母爱化作孩子的负累,把疲惫与委屈转为对孩子的愤怒:

要是沒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如果你像我放弃一切,你的自由、你的工作、全部的一切,你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吗!?

茉莉的母亲独自承担育儿之责,这是一个标准的丧偶式育儿家庭,茉莉父亲终日埋首手机。她讥讽丈夫:“我真羡慕你,每天这样悠哉悠哉滑手机,小孩子就会自动考第一。”

但是,换个角度看,她的要求女儿达不到,丈夫就能够达到吗?自他们二人的交互方式看,很怀疑他们是否有过良好有效的沟通。只是,成人有机会逃避,孩子没有。

受伤的母亲,无力承担重负的女儿,最终酿成悲剧。咨询师曾提醒妈妈:“回去试着在茉莉的角度,想想你在她心中是什么样子?”,但来不及了,女儿的死让母亲走不出困惑:“我女儿怎么会寻死?”

影片中,还有一位母亲这样劝诫儿子:“你还年轻,你以为自己现在想要的,可能一觉醒来就不想要了……你要告诉自己:我要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要让妈妈失望。”她笑着命令孩子:“说啊!”

儿子一开始犹豫,之后怯怯地、缓缓地说:“我要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要让妈妈失望。”温顺的脸上,恐惧一览无遗。

3、乖就会有出息吗?

有没有觉得,这些场景、话语及背后的价值观都很熟悉?我们是否也曾听到甚至说过这样一些话——

你很马虎,你数学/语文/物理……不行。

你脾气太差了,我是你妈/爸,没有办法只能忍受你。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花这么多钱供你上学/上补习班,你怎么可以这样?

爸妈都是为你好,我们还能害你吗?你怎么就不听呢!

爸/妈比你有经验,你那个是错的,不用试了,照我的来!

妈/爸是爱你才这样要求你,你要是爱爸爸妈妈的话就该改啊!

你为什么要让我失望?

如果不是因为你……

你怎么这样没出息啊!

……

这些话,对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少年时期时常听到,做了父母之后经常冲孩子吼出来,或者还带着伤心、委曲、生气、不屑。话语中充斥着否定、贬低、羞辱、打击以及成年人的情绪,看不到爱与温暖,我们忘了曾经听到同样言语时的感受,活成了我们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那个样子。

事实上,这类言行本质上就是情感操控,甚至是情感暴力。

父母以感情为武器,采用控制、操纵的方式入侵孩子的内心世界,抑制孩子的心理自主,迫使孩子顺从父母的要求。

“我都是为你好”的潜台词是: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要/只能/必须(完全)听从我的。

有一位作家说:

你最乖了,妈妈最喜欢你这样的孩子──这话听起来很温柔,但背后很恐怖,意思是:你不乖,妈妈不喜欢你。

这里的乖,是孩子获取父母之爱的条件——你只有乖,才能得到爱,也才是值得爱的,至于你这个人本身,未必有价值。

爱,在这样一种亲子关系里化作父母操控孩子的利器;在包丽的故事里,化作亲密关系中一方操控另一方的武器。

4、亲子关系中的PUA

情感操控通常有三种模式:爱的收回、引发内疚和权威专制。

爱的收回:父母用情感胁迫孩子,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收回对他的爱、关心和照顾,并以此威胁恐吓孩子,常见话语:“你不听话/乖,我不爱你了”、“你再这样/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引发内疚:父母通过贬低羞辱孩子,指出孩子不那么恰当或者令自己不满的言行,斥责孩子让自己担心、丢脸、失望、伤心,激起孩子的内疚感和耻感,迫使孩子顺从自己。比如“你太让我失望了”、“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

权威专制是父母通过高管控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我说不行就不行”、“我都是为你好,按我说的做就对了”……

有没有发现和PUA颇有一些相似之处?

PUA也是一种情感操控,精髓之一是利用目标人物希望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通过不断洗脑,打压其个体价值,诱导其产生自我怀疑和愧疚感,进而摧毁个人意志,直到对自己言听计从。

情感操控不同于身体暴力,是一种心理虐待,造成的伤害是心理和情绪上的,没有明显的外部创伤还往往微妙,有时候连施害者和受害者自己都未必能够察觉和意识到,特别在裹上一层“爱”、“为你好”、“在乎你”的糖衣之后,操控变得理所当然。

华人文化传统养育模式严厉,关系中缺乏平等与尊重,沟通上好用命令、规定、冷热暴力来要求孩子的绝对服从。

不打不成器、人不能骄傲、好还可以更好,在这样一类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习惯于打压孩子,否认他的感受、认知和判断,使孩子自幼年起就形成对父母的非正常心理依附,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听从父母才安全”,从而全盘接受父母的思想、意志和安排,让孩子的人生处于父母的操控之下。

必须说,令行禁止、听话的孩子让成人省心,短期内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外部成就。而让孩子绝对顺从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抹杀他的自由意志,让他绝对相信成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乱说乱动。

但我们必须思考,这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与长远发展还是为了给自己减少麻烦,缓解自己的焦虑?这能培养出阳光、自信,有能力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吗?

满含恶意的话听多了,特别还是最亲近、最信任、最具权威性的人说出来的,会逐步在孩子心中内化出这样的价值判断——我笨、没有能力学好,我脾气不好,我忘恩负义,我是一个差劲的人,没人会喜欢我……即使已经获得了外部世界认可的成功,比如考上名校,找到好工作等等,仍然不自信,更难谈幸福。

心理学家Patricia Evans在《Controlling People》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加真实。”

特别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天然处于强势地位,孩子越小越是如此,满足的父母期望是许多孩子本能的选择,他们渴望获得父母的接纳、认可和爱,会主动去做父母喜欢、能够讨好父母的事。如果长期得不到肯定与认可,达不成父母的要求,持续被贴标签、贬低、打击、负面评价,孩子会不断心理暗示自己“我不好、不值得爱”。

软弱、不自信、没有安全感、低自尊的孩子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缺爱,容易被操控,二两牛肉面一粒糖都会令他们交出所有、付出一切。

事实上,他们缺的不是牛肉面和糖,而是隐于物质背后的关爱、认可和接纳。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在亲人那里得到,转自网络、自陌生人处寻找爱与精神支撑。

5、情感操控之害

被长期操控的孩子,很可能形成这样一些人格/心理/认知模式:

退缩或暴力

过度控制会使孩子产生负性情绪,找不到发泄口就可能转而自我伤害,产生内隐行为问题,如社交退缩、药物滥用、成瘾行为、羞愧焦虑等负面情绪。

或者将情绪发泄到其他人身上,比如暴力、犯罪、反社会行为——很多校园霸凌者都成长于高管控和父母有暴力倾向的家庭。

自我否定

极权型父母习惯于高标准、严要求孩子,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追求卓越”可能变成担心失败引发的退缩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

新加坡一项持续五年的研究表明,高管控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更高。

巨婴

高管控的亲子关系,父母强行为孩子提供经验和指导,表面看少走了弯路,却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孩子很难产生自主性和决断力,也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过度依附父母,变成心理无法断奶的“巨婴”。

自我被扼杀

高压之下,孩子没有体验过自决和自主,也难以建构起自我、发展出主体性,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也就无法从自我认同中获得安全感,失去“做自己”的可能。

缺乏自信的人避免被他人操纵甚至自我毁灭的机率有多高呢?

在《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跳楼了;在包丽的故事里,包丽服药自尽,今天仍然躺在医院病床上,医生判断脑死亡。

6、谁应当心理断乳?

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明白,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滋养与承担;真正的爱,建立在尊重与平等之上,对方能够感受到;任何以爱为名的打压、践踏与操纵都是爱的谎言。

我们还应当思考:孩子的人生属于谁?

我们真的能够代替他做选择吗?

代孩子做主,本质是为他好还是为了缓解我们自己的焦虑?

在华人文化养育观中,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按自己的期望塑造孩子的倾向。这其中有一种共生关系,基于儒家伦理的华人父母与子女间存在强烈的一体感,荣辱与共,谁都活不出自我价值。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孩子好不好代表父母好不好,孩子有没有成功代表父母有没有成功,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母倾向于以子女的成就作为自己的成就,鼓励子女追求可以获得社会高度认同的“纵向杰出目标”;子女“达标”,自己有“面子”,还能“光耀门楣”、与有荣焉。

基于这种缺乏边界意识的亲子关系,父母管控操纵孩子的同时也在越位替孩子担责、代替成长,最终活成了孩子的天花板,困住了孩子,也困住了自己。

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和傀儡,他是另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权拥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适时而得体地自他的生命中退出来,自行心理断乳,才有可能避开“情感操控”的陷阱。

"心理断乳"本意是指孩子脱离父母/监护人的监护,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但其实,需要心理断乳的不仅是孩子,还包括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养育过程,无论金钱、精力还是情感,父母都会付出很多,不能接受孩子会长大的事实,舍不得孩子离开,进而产生依赖心理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没有断奶。

没有完成"心理断乳"的父母会因孩子的离开和不顺从表现出失落、焦虑、担忧、无所适从等情绪,甚至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父母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过程,他们终归要长大、离开我们,拥有自己的人生。父母的责任是陪伴成长,帮助他们获得应对困境、直面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把他们绑在身边,替他们遮风挡雨一生一世。

且不讲我们能否做到,还应当思考,这是谁的人生?孩子是否愿意?

负责任的父母、睿智的父母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放手、学会情绪管理,信任孩子的同时信任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好自己的人生,完成自我接纳,才不会将焦虑和怀疑投射到孩子身上。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承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才有机会长成他真正希望的样子,我们也才有可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

2019年12月14日,青苔写于成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