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第12

2017-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学智

学问思辨行

        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顾东桥就中庸的“学文思辨行”请教先生,先生说东桥理解的不够全面,不能不区分。一起阅读感受精彩。

        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问思辨行,都是学习,没有只学不行的。]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先生举例孝、射、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先生此言大妙,是先生立教之本,先生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句里。]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问、思、辨,皆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辨的明、思的慎、问的审、学的能就是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不是说学问思辨之后,才去行。读到这里,极其触动内心,过往自己往往都是学问思辨而后行,凡事思虑过多,其实是知多行少。]

        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是。

        今吾子特举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故必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穷义之理。仁极仁则尽仁之性矣,义极义则尽义之性矣,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心外无物,心即理,是先生的重要学说。]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学问思辨的终极目标还是致良知]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尽此一生难以穷天下之理,返求自己内心,活在当下。]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吾子所谓气拘物蔽者,拘此蔽此而已。今欲去此之蔽,不知致力于此,而欲以外求,是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伥伥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任情恣意之害,亦以不能精察天理于此心之良知而已。此诚毫厘千里之谬者,不容于不辨。[外求内求,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吾子毋谓其论之太刻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