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礼赞出世入世

“无用”的慢读

2017-08-03  本文已影响44人  三无农夫

      这几天我偶尔反复地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快节奏工作及生活真的很好吗?小时候大约6、7岁时,万分幸运地搭上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缓慢颠簸地从老家开往海口秀英汽车修理厂探望老爸,当时多么想汽车一直开下去,最好能走上一个月才到达目的地最好。那时想法很简单,相对于急迫想见到父亲,坐汽车那才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因此宁愿选择车开慢点~~越慢越好。可现在的我们,早已习惯越快越好。刚从新闻报道中获知,中国的高铁时速又将突破350公里/小时,在风驰电掣中我们往往会耳鸣,心烦意乱,却又老想着快点到达目的地而忍受着不快。

怀念绿皮火车

      别人几乎只要用3~5年能做到的行业职位高度,我慢悠悠地用了10年以上。这也许和我的“野心”有关系,而我的野心就是想证明在工作中没有野心也能做得很好,很开心。譬如我的读书习惯一样,敬业的工作者对于书籍,一般会粗分为两类:有实用价值和无实用价值。我呢,大多数时间会推辞掉很多“有用”的应酬,随意闲阅一些无实用价值的书。我想,像我这样的人,领导不重用、不提拔也是情有可原,原因有二:情商不高,不会逢场作戏;胡乱学习不实用、专业不精。

一层一个阶梯

      未曾想,事隔多年,正是不经意间的阅读,无功利心的阅读带给我意外喜悦。企业并购业务的开展,需要的更多是“杂”与不实用的“情怀”。而我多年阅读的那些文字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这些阅读不曾教会我某种生存技能乃至升迁秘笈,可是在悠远的岁月里,它却帮我推开心灵的门窗,拓展我的情怀,润泽我的精神,诱惑我对世界的好奇心,也还有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与同情。

不经意的野花

      听说西方的富二代、富三代乃至富好多代,他们现在读大学早已不热衷于选择MBA专业或金融专业,大多数会选择哲学、神学或艺术专业。我想,这也许就代表着人类未来学习的趋势吧。我们不要狭隘地认为,只是财富自由后西方贵族的任性抉择,这样的抉择背后除了自由,更多的是一种信仰。确实,我们会害怕失去饭碗而选择妥协,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独立性格,生活就是这样。这样生活重压之下的我们大多数人还无法真正理解信仰的分量。这多少与文化上不自信有一丝丝的关系。

心不荒芜,阳光永在

      文化自信,现在提这个话题,看起来有点举重若轻。作为唯一一个世界上五千年文化不断层的国家,重提文化自信,好比坐拥全世界最大金矿的老板开始高喊我有钱了。尽管社会物质丰富,财富的大量增加,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可是我们的内心却比贫困时还不安。正如卡夫卡所说的,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悲伤也罢,乐观也罢,活在这个尘世,当下的开心与从容最重要。遵循我们的内心,还好我们及时找回了一些东西:公平、尊重、自由,还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孝心、礼仪、道义、自然和谐、青山绿水、天人合一等等,多多阅读这些方面“无用”的书籍,潜移默化中会润泽我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处感化我们的邪念,如临深渊般警停我们的恶行。至少我会坚信一点,只要越来越多的人们心甘情愿地选择践行,这世界会越来越澄明清澈、和谐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