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会在文章到1小时写出一篇尚且可以的文章,你可以这样做哦!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96人  小俞海塘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文字就是克我的。
高中文理分班,就是因为不喜欢写作文,我跑到了理科班去读那些我压根就不会的高深的数理化;工作了,我是想法多多,但是写文章拖更王,每次都是临时赶出来的文字,可想而知要被修改指正多次了……
我虽然是个做运营的,(写的最好的应该就是复盘文了),但是内容运营这一方面,我是真的恐惧。看着别人的文字,我都十分感慨,为什么他们写的那么好呢?
看了很多写文字的技巧,别无他法,就是多看多练。
所以,我就去学快速阅读了,尽管阅读速度提高了,但是我觉得我的文字水平还是老样子,啥都没有变。
然而我,在加入日更群30天后,我竟然能在1个小时内写出了一篇还不错的文章。(还不错的定义是挑剔的老板改的也不多。)
趁着开心,复盘下自己的小白写作的心得!

1、思维凝聚
集中精神,才是思维呈现的最佳状态。
参加日更俱乐部,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去写作,去思考。
以前总是觉得好像没啥写的,看别人好像和我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天天的素材多到爆炸,现在写多了才发觉,其实我身边的素材也很多,只是之前缺了一些时间整理回忆起来。
现在有一个小时够自己回忆,至少能回忆起一件小确幸。

2、思绪梳理
有了一个小时的思维凝聚时间后,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脑洞太大,想法太多怎么办?
在小荻老师的思维导图线下课程中,学到了一招,那就是把想到的一股脑儿先写出来,再上推下移,梳理出逻辑脉络。
这个方法就好像是先打开思维的水龙头,有多少水就放出来多少水,但是等深度够了的时候,要开始考虑放出来的水的用处是什么了,是用来洗碗、洗脸、还是洗脚丫子……都是有可以整理归纳起来的。
当然,想用这个方法也是需要有工具支持的,我现在比较习惯用到的是幕布,可以随便写写写,然后在调整每句话每段话的次序。
题外话,幕布经常搞活动,一不小心就可以免费领至少一个月的高级版本,我已经累积到22年的了。

3、他人带来的直观感受
虽然平时我都是写的打酱油的文字,但是在看别人的文字时候,也是能收到点小启发,至少觉得他们写的特别好,心里不免暗暗戳“哇这个标题好!这个写的好有趣看完这个学到了撸羊毛了”,看的多了也会生出一点小想法,比如往他们的写作水平够够看。
我会开始找别人的文字亮点,而不是一味的觉得他写的好,更多关注细节,是哪个地方比较突出,能吸引到我。
然后,要往他们的水平够,那就模仿着写,写故事,写比喻,写排比,能有想法就写出来。
以前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人看,现在有时候还是有人会看的,就觉得自己还是有读者的,那么,就给自己一点勇气,写出自己的想法来,再优化。

今天写的够够了,逻辑也是挺清晰的了,那最后分享下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感悟结个尾~
今天看了一篇写自律的文章,其中写到一位新媒体大V之所以能成为大V,不是文章写的多好,而是持续输出。我可能成为不了大V,但是我也可以成为日更群里的劳模不是?持续输出,文字或者画画,都好,给无聊的工作生活插入独处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