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人物

谈女性的自我觉醒: 馆陶、平阳公主与冯嫽

2017-01-10  本文已影响220人  阿阿阿当

中国古代史是男人的历史。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太低。历史中出现女性,多半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多是艳史,秽史。

自古史家论女性,贬之多用淫,违。褒之,多用贤,孝,贞,严。所谓贤,就是懂小理,知大义,还会践行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这样的大道理。多是贤妻或良母。孝和贞就不用多说了。

自古红颜多祸水,是政治史上的一贯论断。但史家多半还是能分析出来,政治得失之利弊,女人所占的因素十分有限。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母。年过五十,垂老丧夫,可巧得了一个董偃,年已十八。

老牛吃嫩草自古以来并不稀奇。女高男低也并不少见。稀奇的是,此段秽史竟然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

老太请武帝入府吃席,董偃头戴绿帽,亲自下厨,于是连天子都叫他主人翁。

董偃年终三十,窦太主又活了三五年,然后病殁。武帝竟令二人合葬霸陵旁。

公主与小三合葬皇陵,这件事在历史上也真是没谁了。


平阳公主寡居,择人再醮。嫁给了卫青。此时卫青已功成将军,姊做皇后,尊荣无比。

年龄与地位都十分匹配。

只是,卫青曾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好事者还是认为地位不符。另外,卫青并未断弦,又娶了平阳公主,此后将如何处置故妻,历史上没有很详细的记载。


冯嫽。西汉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女性。符合了从古至今的价值观。

冯嫽乃是解忧公主身旁的一个侍儿,随公主远嫁西域的乌孙国。西域称为冯夫人。

有文称她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官。此处不甚准确。我认为应当称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朝史比较合适。

冯嫽不但聪明而且用心,

仅阅数年,即把西域的语言文字,风俗形势,统皆通晓。

在乌孙的日子里,她随公主代表汉朝安抚往来其他小国。诸国都惊为天人,相率敬礼。

她还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影响力打消了乌孙对汉发动进攻的意图。虽然乌孙也不一定能打赢,但是能凭一己之力化解干戈,已属不易。

汉宣帝听闻她的事迹,诏令入都。她报名朝见,举止大方,对答如流。宣帝大喜,命为正使。

这在西汉历史上仅此一例。

冯嫽曾嫁与乌孙右大将为妻,伉俪情深,琴瑟和鸣,传为一段佳话。

典型的人生赢家,爱情事业双丰收。


馆陶与平阳两位公主,并称西汉一朝的两大淫妇。我认为这个评价不太公允。

两位公主的相同之处:

1.都是身份高贵之人,由武帝合法授权。

不一定合理,但是合法。封建王法,谁大谁说了算。

2.女尊男卑,道学家接受不了。

3.都不尊崇当世礼教,不畏人言。

不同之处:

1.年龄差距不同。

馆陶与董偃年龄差距较大。平阳与卫青年龄相当。从年龄差距来看,平阳与卫青貌似是真爱的机率大一些。

2.道德底线不同。

养小三这件事情,虽然历史上很多,但是终究违背了道德底线。平阳则是再嫁,风光得很。

3.最终结果不同。

董偃至死依然是小三,顶多是个陪葬的侍儿。卫青是合法丈夫。

有没有真爱这件事,其实真看不出来。只能任由后人意淫了。

蔡东潘先生评价平阳公主:

妇道须知从一终,
不分贵贱例相同;
如何帝女淫痴甚,
也学文君卓氏风。

我认为,既然妇道须从一,不分贵贱,平阳公主与卓文君同为再醮,有何不同。卫青从前身份也很低微,平阳也没嫌弃。无非是平阳乃为公主,身份更尊贵些罢了。

平阳不应与馆陶并称淫。这是对女性地位的贬低,以及道德绑架。


读完这三个女性的故事,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权力面前,以色侍人,男女并无不同。

2.颜值高,人生际遇将会不同。古今中外似乎都相似。所以世人趋于改变容貌,说不定是人类基因中的特质在作祟。

3.反观今日中国,女性地位空前提高,仍不乏以色侍人者。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女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是,一个女性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而非他人或社会强加于女性的角色。

4.女性自身作为独立个体的感知一旦觉醒,将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力量。

燃烧吧,女性自我觉醒的小宇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