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二艺术之家今日看点

回往古今,我们到底该如何赏石?

2016-08-09  本文已影响186人  陈陈美美

我国赏石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体现审美意识,经秦汉、南北朝、唐、宋发扬光大,至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1

其实早在这之前,《周易》之中早已有关于土石、冶金之类的言辞,无论是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地势坤,还是君子以不思其位的兼山艮…可这些都需要极大的智慧与时间去领悟、琢磨,只因是模糊不定的。


君子厚德载物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思想;《山海经》中总结的矿物、产地也非常之详细。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赏石文化的开端,只因其更详细、更专注的描述、体验、总结矿物,总结石头。

2

而到秦汉、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横空出世,对于生活、田园、美情美景的刻画描写,使得赏石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从而达到赏石文化慢慢地被兴起。

桃花源记

讲真,古代文人我只膜拜陶渊明一人,只因《桃花源记》带与我等的崇高哲学,只因《归去来兮辞》带与我等的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境地与心情,还有文字描述的美感......

3

而在唐宋时期,甭管唐宋八大家也好,王公贵族也罢,痴石之人比比皆是,而这些名人用诗文的形式,把石文化发扬光大。

老夫聊发少年狂~

以白居易、杜甫为代表的文人雅士,它们的诗句都只是以审美意识、审石、评石为主,例如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排列石头的品质顺序,提倡赏石养性的文化素养,爱石也要有规有矩等;又如痴石的苏轼,竟以糖饼去换取小孩儿手中的小石;也有杜绾的《云林石谱》,补充了《山海经》所没有记载在案的很多奇石,矿物,不得不感叹地大物博的世界带与我等的震撼,不得不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您居然为了石头骗小孩儿!

4

而明清时期最突出的一点,是赏石文化渗透到了小说之中。

玄幻

我国四大名著中,其中三部都有关于石的情节。《水浒传》之中讲到的“石碣天书”,一百单八将都与石头有关系;《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其是太上老君废弃的炼丹炉化成石猴所变的;《红楼梦》,其本名为《石头记》,是以女娲补天遗弃的五色石为主而创作的。

闲情雅致

可研究《周易》也好,读透《石头记》也罢…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我们该如白居易的爱石十德一般,以“养性延容颜,助眼除睡眠。澄心无秽恶,草木知春秋。不远有眺望,不行入洞窟。不寻见海埔,迎夏有纳凉。延年无朽损,昇之无恶业。”的态度爱石、藏石、品石、咏石。


文/陈陈美美

图/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