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诗日更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在时间长河里读故事

2018-11-30  本文已影响33人  盗木人
图片来自堆糖

我们常常想把人世间的道理用一大堆的语言来描述,好像这样就能把我们的人生很好的概括。可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以讲,一样的生活 ,不一样的体会,不是吗?

读小说,看故事,就是过另一种人生,看到结尾,我又可以抽身出来,再过自己的日子,所以,我这短短的一天或者一周一月,可以过经历很多种生活。而我体会到的这些生活,说来又和很多人眼中有所不同,我欣慰,这比讲道理好得多了。

我喜欢读小说,可以慢悠悠,一句一句的在脑海里描绘故事中众人的样子,也可以匆忙的,一大段一大段的看过去,就像我们记日记时不需要写下每天吃什么饭一样。笑他们所笑,哀他们所哀,真实的生活平淡如水,我在他们的生活里体会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或者,在他们的人生中瞥到自己的影子,有时唏嘘感叹,有时欢喜欣慰。一个没有几位朋友的人,总算是找到了几个朋友,并且十分黏腻,不离不弃,我在他们在,他们在,我也在。

幼时读高尔基的《童年》,懵懵懂懂,再记起,只有一条到处滴答着乌黑的煤水,泥泞的,破败不堪的西方小巷子。是他给我打开了西方的世界,那时小的单纯,不知道什么叫社会,什么叫人生。后来读《简爱》,也是不知其大意,囫囵吞枣,外国人的名字又及其晦涩难读,小小的年纪,知道简和罗切斯特先生在一起之后也就舒了一口气。

前几日,总爱胡思乱想,脑子里总是闪现小时候的趣事,翻看书柜时,看到一本《郑渊洁童话故事大全》。这本书,对我儿童时期影响最为深刻。尤其记得里面有一篇“隐身人”的故事,讲的是鲁西西学习的教室里有一个以吃皮皮鲁牙膏为生的隐身人,慢慢地和教室里的学生老师熟悉之后成为朋友,并最后一起抵抗无良校长的故事。我看这书的时候,妈妈不同意我看,她固执地认为除作文书之外的一切图书都能影响我的学习,但好在她只是嘴上嘟囔我,并不采取没收等系列的过分活动,所以我可以十分胆大的在她眼皮子下读,读的相当投入。

那一段时间,我胆战心惊,我总觉得我的周围的确有隐身人的存在,我听见了客厅中间的桌子突然“砰”一声响,我们家厕所的电灯在没人开关它的情况下突然熄灭,一到这个时候,我心里猛然一紧,大喊:有隐身人!家里没有听得懂我说话的人,他们丝毫不理睬我,妈妈转过头告诉姐姐,“咱家的桌子木头大概是老化了”,姐姐不说话,手里举着手电筒,抬起头,不耐烦地望向爸爸,爸爸则踩在高高的椅子上,借着微弱的灯光,梳理杂乱的电线接头,电灯重新亮了,我也不想说话了。

那本书里好几个故事,我就单单记得这个,于是,迅速找到第几页,再翻看这个故事,没有了当时的幼稚和单纯,但我仍然能感到童年时自己的快乐,那故事,依旧鲜活灵动,又或许是自己的确长大了,再看竟有别样的味道。


图片来自堆糖

时间是一道长河,哗啦啦的流走,带走了我们的纯真,带走了我们的记忆,但它无法带走一本书里的故事,这故事,或悲伤,或欢喜,或刺激,或平淡,时间是怎么也带不走的,反而会让其越来越有韵味,越来越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小说的魅力,也是讲故事的人的魅力。

我想,等我老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去把我的日记翻来读读,那也是一部顶好的青春励志小说呢。哈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