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皇宫十二年其才人身份为何没有得到改变
文:张再坤,原创作品,转载使用请注明出处!
武则天,一个在男权社会里雄踞天下的唯一的奇葩女性,在她执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在唐王朝的历史进程中,武则天的统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纽带般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武则天惊人的政治谋略,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而这一切,与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是通往辉煌明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奠基。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因姿色娇艳入选宫中,受封“才人”正五品,太宗赐号“媚娘”,可见其娇媚至极。所谓“才人”就是皇帝内宫中的“机要秘书”,负责御书房文墨事宜。武则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聪慧伶俐,博学多识,长于书法,通晓礼仪,担当此任游刃有余。可接下来的十二年,“才人”的官衔没有任何升迁,武则天输在了青春岁月里,并不代表她没有努力过,恰恰相反,武则天是一个励志逆袭的典型。
深宫似海,做才人的十二年,武则天几乎很少得到太宗的宠幸。她当然想得到太宗的恩宠,告别仰人鼻息的生活,但求自保,享受太宗庇荫下的的荣华富贵和诱人的恩赐,不愿意成为深宫中一个白头怨妇,或者成为别人手中的傀儡,替罪羊,更进一步说,使卑微而饱受轻视的武氏庶族成为名门望族,光宗耀祖。而与生俱来绝不轻易认输的性格,则使这份失意,变成催发改变命运的原动力。英明神武的太宗,对花季中的媚娘来说,就是一个偶像,只有把自己塑造得更接近于偶像,才有可能咸鱼翻身。近水楼台先得月,精明的武则天利用职务之便,接触皇家公文,了解天下大事。由最初凭本身的爱好来消遣时光,变为精读书籍典章,眼界明朗开阔,逐渐通晓权谋之术,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现在,她只需要一个适当的机会去表现,让太宗刮目相看,那么晋升则成为顺利成章的事。
机会来了,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名“师子骢”,此马高大威猛,性情刚烈。太宗观看驯马,可没有人能够将其制服。太宗惯于在马背上南征北战,一生爱马,见师子骢如此刚烈,很是欢喜,就亲自上阵,可也没能制服这师子骢,心里一个郁闷呀!这时侍立身旁的武才人却坚定地说“妾能制服它”,太宗惊讶地看了看这个年轻妩媚的小才人,诧异地问:“你小小身手怎么去制服这高大威猛的师子骢呢?”武才人轻松答道:“妾能制之只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鞭之不服,则以铁锤击之,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其喉杀之。”太宗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对娇媚的小才人竟有如此气魄也很是赞赏,可是,隐隐的不安也滋生了:娇媚下潜藏着的刚烈和狠毒,驾驭一切的野心勃勃,“太白金星,女主武昌”之说又开始在耳畔响起,这样的一个女人,一旦得宠,我等舍命打下的大唐江山岂不危险?,于是,武才人还是武才人。
在重塑自我,强大内功的同时,武则天也动用了皆有可能的外交,和同为“才人”而一路晋升的徐惠结拜为姐妹,除了切磋学习,还互相约定,谁发达了,必将提携另一方同富贵,诸多的推波助澜都成为一场空,上天还是那么吝啬,武才人还是武才人。
一束曙光穿透了晦暗的日子。贞观末年,太宗患病“气疾”,让忠厚、老实、孝顺而又懦弱的太子李治侍奉左右,还有处在低谷的武才人亲侍汤药,不辞辛苦。两个年龄相仿的人,在宫墙边的腊梅旁相遇,李治对武才人产生朦胧的爱慕之情。随着接触的加深,李治被聪慧、美丽、坚定、果敢的武才人折服,两颗年轻火热的心,抛弃了伦理,在太宗的病榻前燃烧。李治发誓,如他即位当皇帝,必将保护她。这就是武才人沉默了十二年的最好的注脚。
李治履行了他的诺言,亲自烧毁了太宗弥留之际处死武则天的密诏,接回了在感业寺削发为尼的武则天,经过一番斗争,立武则天为皇后。此后,武则天开始了男权天空下的驰骋纵横,逐鹿中原,成为一代女皇,彪炳史册。
太宗永远不会想到,武则天没有爬上他的龙床,几十年后,却踏踏实实地坐上李氏江山的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