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课程_影响力_成长_心智提升_目标导向_每日出结果_抖音_快手_成长教练365每日精读~28原则~有价值(01每天坚持5分钟阅读输入~02日更写作素材~每日输入内化吸收)1每日输出_用...

《思考,快与慢》| 汪恒解读

2019-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007明_阳

《思考,快与慢》| 汪恒解读

24:40     22.57 MB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得到APP

关于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的鼻祖。

关于本书

行为经济学流派的经典力作,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结合的方法,第一次对于影响个人和群体经济决策的偏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它认为人并不是理性的经济动物,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理性,偏见与生俱来,与直觉紧密相关。

核心内容

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前者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后者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在人类的决策行为中,由于慢思考系统的懒惰,很多时候会由快思考系统占据主导。而快思考的直觉存在很多缺陷,容易导致种种偏见和失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地动慢思考系统去弥补,提高决策质量。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第一位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在这本书里,卡尼曼提出了一个对传统经济学非常有颠覆性的观点,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人并不是理性的,偏见是人与生俱来的缺陷。

丹尼尔·卡尼曼目前仍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2002年他获奖时,曾经引起轰动,我们前边也说了,这是有史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颁发给心理学家。为什么卡尼曼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是将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实验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先驱者。他获奖的研究课题,是人在不确定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和决策依据。一直以来,传统的经济学把人假设为绝对理性的决策主体,认为人会理所当然的做出理性决策,并且在这基础上推导出一系列理论和论断。但是卡尼曼的研究说明,这种假设是有缺陷的,人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

这样,卡尼曼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这就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更多关注那些传统经济学关注不足的因素,比如人们的行为、认知、情感、心理、人格等等,如何对个人和群体的经济决策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经济组织和经济系统的运行。

卡尼曼参与开创的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热门的经济学分支之一,连续出了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就包括2017年的理查德·塞勒。而且,正是在卡尼曼的影响下,塞勒形成了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代表性的理论。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是卡尼曼的代表作,也是行为经济学理论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开创性的贡献,就是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或者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在人类的决策行为模式中,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系统2的懒惰,很多时候系统1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系统1的直觉式思考模式又存在种种缺陷,容易导致人类决策中的偏见和失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弥补这种缺陷,用系统2去弥补系统1,用慢思考去弥补快思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全书的三个重点内容:第一, 在系统1和系统2都会起作用的前提下,人类的思考模式有什么特点;第二,如果系统1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会导致什么样的偏见和失误;第三,如何利用系统2来避免系统1带来的偏见和失误,改进我们的思维。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 在系统1和系统2都会起作用的前提下,人类的思考模式有什么特点?

我们前边已经说过系统1和系统2的区别。其中,系统1是直觉系统,运行起来速度快,不怎么消耗脑力,不用意识控制,可以称为快思考。系统2是非直觉系统,有意识进行,需要保持足够的专注,主动控制,可以称为慢思考。

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不要紧,我给你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张女士的照片,她的头发是黑色的,正在瞪大眼睛,看起来是个年轻人。这些判断对你来说几乎是自动完成的,是无意识的,而且毫不费力,这就是系统1在发挥作用,这是你的快思考。而当你面对一道乘法计算题,比如17乘以24,你可能知道答案的大概范围,但是除了少数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士之外,如果你不花点时间去计算的话,就无法得到正确答案。这个计算过程对你来说,需要集中注意力,刻意并且努力进行,还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这是系统2在发挥作用,也就是慢思考。不过,系统1和系统2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也不是大脑中某个固定的部位,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我们说系统1和系统2,只是为了理解起来更方便。

说到这里,你对系统1和系统2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理解了,简单说系统1就是依赖直觉,人类面对环境的刺激,直接在自己的过往经历和记忆中选取相关联的内容。它不用经过理性的推导或计算过程,就通过直觉直接得出结论。比如说,纸上写了两个词,香蕉和呕吐,你看到这两个词的一两秒之内,脑子里可能就会想到吃了香蕉以后呕吐的记忆。这种自动产生的不适感,就是你的系统1在发挥威力。而系统2,就是依赖理性,主动的把节奏慢下来,运用刻意的推导或计算,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结论。

每一个人的思考过程,都是系统1和系统2合作的结果。你想想看,当你清醒、精力旺盛的时候,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不断给系统2提供信息,比如印象、感觉等等。正常状态下,系统2只是稍微调整,或者按照系统1的建议来做判断。但是,当系统1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的理性思考求助,这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

例如开车的时候,你按照道路标志行驶,躲避车辆和行人,拐弯时打转向灯,这些都是系统1的快思考,通过直觉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断。而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路口,需要选择不同分岔路的时候,你往往会慢下来,让系统2的慢思考介入,搜寻路牌上的有效信息,或者查地图,做出判断。一段完美的旅程,就是系统1和系统2的完美合作。

不过,卡尼曼通过各种心理学实验的成果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在主观上,往往觉得自己是理性的,是理性在掌控着自己的决策。但实际上,系统1才是你行动的依据,你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系统1的指引下,在无意识之间完成的。那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是因为系统2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类大脑又是天生有惰性的,不愿意多付出这些注意力。在这种惰性之下,系统2往往会对系统1的直观判断无条件接受。系统1的直觉式快思考,也就成为了人们决策和行为的真正主宰。尤其是在人精力不足的情况下,系统2会更加弱势。

书里举了这么一项实验,审核官要审核犯人的保释申请,成功率跟审核官吃没吃饭有很大关系。要是审核官在饭后审,通过率就高达65%,几乎是平均水平的两倍。通过率最低的是什么时候呢?是审核官饭前的时段。那时候审核官又饿又累,没什么精力,往往不会认真判断,直接弃权,也就意味着保释申请不通过。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每一个人的大脑里都存在系统1和系统2,对于日常问题,用系统1就可以做出直觉判断;对于复杂问题,需要系统2发挥理性,用慢思考来解决问题。系统1和系统2处于一种合作分工的状态,如果能实现合理分工合作,人的思考将会事半功倍。

不过,我们前边也说过,系统2往往会因为惰性,不能及时启动介入,或是直接采取系统1的直觉思考结果,导致系统1占据优势,主宰整个思考过程。而系统1自身存在的缺陷,容易导致人在思考过程中出现偏见和错误。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来分享第二个重点内容,如果系统1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会导致什么样的偏见和失误?

卡尼曼对直觉导致的偏见和失误,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书里也列举了大量现象,比较典型的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我们把它们叫做系统1的“七宗罪”。你不需要记住这七宗罪,只需要在我介绍的时候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日常的思维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习惯。

让我们一样一样来说。第一种,是典型性偏好,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有这样一个实验,先告诉你,一个人在纽约地铁里阅读《纽约时报》,然后让你猜测她的学历,她是有博士学位,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博士学位这个选项,这是基于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断,但从概率来说,这个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而系统1对于看报纸这个典型特征的过分关注,很容易让你忽视基础概率,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导致的偏见。

再举一个例子,书里写了一个著名的琳达实验。实验人员先虚拟一位女性琳达,然后开始描述她,她关心社会歧视问题,她曾经参加反核示威游行等等,然后让志愿者来判断琳达的身份。关于身份有这么两个选项,一个说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另一个说琳达是一位银行出纳,并且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按道理说,第一个选项的概率更大,但是结果,选第二个选项的人更多。这就是因为人们更愿意选典型特征更多、细节更丰富的选项,而忽视了一个统计学原理,就是特征越多,概率越低。

接下来是第二宗罪,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比如,你看新闻,发现上个月发生了一起飞机相撞事件,那你出远门就容易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如果依靠理性,你应该去认真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有意思的是,把可得性偏好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政治家,而是恐怖分子。

在以色列,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但是在恐怖活动中死亡的人数,也远远小于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但是,新闻媒体更关注恐怖事件,经常报道恐怖事件,这就导致公众更容易联想到恐怖事件,而不是去计算背后的概率。这样,即便是袭击规模不大的恐怖事件,也能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可得性偏好的成因,在于系统1会将“容易出现”和“概率较高”弄混,宁可做直觉判断,也懒得启动系统2进行科学的概率运算。

再来说第三宗罪,因果性偏好。系统一有个特点,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它的解释是合理的吗?不一定,这在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导致偏见。第一种情况,是对随机事件进行因果关系解释。比如二战期间,德国发射 V 型火箭袭击伦敦,伦敦人发现,在不同地区,爆炸点不一样。很多人相信,在没有爆炸的地点一定藏着德国的间谍。但是严谨的统计分析显示,爆炸点的分布只是典型的随机事件。

第二种情况,人们会对回归平均值的结果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回归平均值是一个基本的统计学原理,意思是每一次的表现,总会趋向于回归平均水平。例如,高空滑雪技巧比赛,运动员要是这回做出一个完美动作,下一次就很有可能出现失误。但是,系统1对统计学原理缺乏直观理解,总是要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要是下一次动作表现不好,你会认为,运动员已经领先了,所以特别紧张,发挥失常。如果下一个动作表现得更好,你就会认为,运动员已经拿到了高分,心情放松,也就能更好发挥竞技状态了。这样的判断往往没有什么事实根据,只不过是你大脑里的系统1,自动生成了因果关系解释。因果性偏好的成因,可能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合理化天性有关,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化解释。

说完因果性偏好,我们说第四宗罪,光环效应,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和理解。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他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叫艾伦,另一个叫本,用一组词语对他们进行描述,然后再要求志愿者对这两个人的个性进行评价。对艾伦的描述,把褒义词放在前边,比如聪明、勤奋,把贬义词放在后边,比如冲动、挑剔、固执、忌妒心强;对本的描述,还是这些词,但是顺序掉了个个儿,贬义词放在前边,褒义词放在后边。结果,志愿者都认为艾伦是个好人,本有问题。而且,你还会在大脑里做解释,你会认为艾伦首先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理由固执,甚至这种固执还是值得尊重的;本首先是个忌妒心强和固执的人,这种人越聪明,你就会觉得他越危险。其实,两个人唯一的区别,只是你对他们的了解顺序不同,系统1对先了解的信息先入为主了,这就是光环效应导致的偏见。

接下来说第五宗罪,锚定效应,指的是你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先会估计一个参考答案,这叫锚定值,然后再来调整。问题是,你在估计参考答案的时候,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并不准确,即便是你再去调整,也会出现巨大的评估误差。再讲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向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提两个问题:第一,最高的那棵红杉树是高于1200英尺还是低于1200英尺?第二,你认为最高的那棵红杉树有多高?第一个问题里提到的1200英尺,会对游客的头脑产生影响,成为游客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的锚定值。在这个锚定值下,游客对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是842英尺。而如果把第一个问题中的数值改成180英尺,游客对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变成了282英尺。正是锚定值的改变,让游客的判断发生了巨大变化。

说完锚定效应,给你介绍第六宗罪,框架效应,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比如说,在描述某个手术术后病人生存情况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说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第二种说手术3个月后会有10%的病人死亡。这两种描述只是说法不同,其实含义是一样的。但是,实验证明,无论是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还是一般社会公众,都觉得第一种方法更好。

前面我们说的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共同说明一个问题,人类的系统1是一个具有先入为主特性的系统,先输入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是事先设定的参考值,还是描述时的词语和修辞,都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判断。

最后说第七宗罪,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来看看著名的马克杯实验,实验人员把马克杯作为商品在学生之中随机分配,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易,结果发现成功完成交易的没有几个,因为马克杯买家和卖家对于马克杯的估价差得特别多。卖家估价中位数为5.25美元,但买家的估价中位数只有2.25美元。

最先设计这个马克杯实验的学者,就是另一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禀赋效应这个概念也是他最早提出来的。禀赋效应可以用前景理论来解释,而前景理论正是卡尼曼的理论贡献。按照前景理论,大多数人在面对得失时,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面对获得时,你会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风险;相反,在面临损失时,你会不甘心,变得容易冒险。比较起来,你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在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收获的快乐感。用一句话来解释,你捡到100块钱获得的快乐,不能抵消丢失100块钱带来的痛苦。

前边我们说的这七宗罪,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在它们的影响下,你的快思考和直觉判断,会导致你出现判断失误,产生偏见。有了这个判断,你想,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就站不住脚了,这就意味着,很难再把人,简单设定成一个理性决策的经济动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就可以做出更贴近真相的解释。

比如,商家在调整商品价格时,是应该直接降价,还是应该打折呢?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如果降价和打折之后的价格相同,对消费者的决策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有经验的商人都知道,一般来说,打折的效果比直接降价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打折的时候会附带商品原价,根据锚定效应,原价会影响消费者脑子里对商品的估价,形成一个比较高的锚定值,消费者会觉得打折后的价格很合算,更容易成交。

第三部分

不过,对我们大家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如何尽可能的规避偏见和判断失误,提高判断和思考的质量。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第三个重点,如何避免系统1带来的偏见和失误,改进我们的思维?

既然偏见和失误往往与系统1的主导地位相关,那么,要解决问题,从原理上来说是很简单的,就是放慢思考,主动的激活系统2,来对系统1的直觉思考结果进行理性检验,弥补系统1的缺陷,减少那些由直觉产生的偏见和错觉。

卡尼曼认为,系统2是懒惰的,要让这个懒惰的系统变得勤快起来,就需要刻意的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以是来自于外部的提示。就好像一个人特别爱睡懒觉,起不来床。那为了叫自己按时起床,他要么上个闹钟,这是自我提示,要么让家人到点把自己叫起来,这是外部提示。

这两种方式相比较,外部提示往往是更加有效的。这背后又和人类的一种心理特征相关。你质疑别人往往会比质疑自己更加轻松,特别是在自己面临重大决策压力的时候,自己对自己的决策进行质疑,将会导致巨大的心理痛苦。这就是成语“旁观者清”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当你独自奋斗、独自决策的时候,身边可能不会有多少旁观者,而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身边就会有很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会用他们来自于系统2的慢思考,来帮你纠正自己系统1的快思考,可能导致的错误。所以,集体讨论决策虽然会有效率不高的问题,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启动很多人的慢思考,减少快思考可能带来的偏见与失误。

卡尼曼教了我们一招,叫做事前验尸。听起来名字有点恐怖,其实它只是一种有意识的激活系统2、启动慢思考的集体决策方法,也就是让我们在对一件事情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情将来会失败,然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导致这件事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按重要性和概率进行排序。这样可以未雨绸缪,预防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卡尼曼还有一招,叫做饮水机闲谈,就是让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去面对这些批评虽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气自我批评,还是容易得多。而无论是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目的都是一个,让思考慢下来,让系统2运转起来,尽量避免系统1的直觉思维和快思考,可能给你带来的偏见和失误。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重点内容。

首先,我们谈了人类的双系统思考模式,系统1是直觉系统,运行时无意识,产生快思考。系统2是非直觉系统,运行需要主动控制,保持足够专注,产生慢思考。每一个人的思考都是系统1和系统2的混合,两个系统互相合作,通过学习,系统2可能向系统1转化。但现实中由于系统2的懒惰,系统1往往会成为思考和决策的主宰者。

然后,我们谈了系统1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会导致什么样的偏见和失误。系统1的直觉式快思考,可以导致典型性偏好、可得性偏好、因果性偏好等三种偏好,光环效应、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和禀赋效应等四种效应,引起偏见和失误,使得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失效,也让我们的思考和决策面临风险。

最后,我们谈了如何避免系统1带来的偏见和失误,改进我们的思维。需要放慢思考,主动的激活系统2,对系统1的直觉思考结果进行理性检验,减少偏见和失误。激活懒惰的系统2,可以通过自我提示,也可以通过外部提示,运用事前验尸和饮水机闲谈的方法,让系统2更好的发挥作用。

好的,关于这本书,差不多就给你讲到这里,不知道听完以后,你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认识,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主流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公理,它让我们相信,我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出于理性计算,都符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理性其实不那么可靠,我们的决策过程其实充斥着偏见和谬误,甚至是自欺欺人。

最后,我引用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对这本书的评价作为结尾: 赶紧买,慢慢读,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读了它,你对工作、世界还有自己的生活的看法都会改变。

撰稿:汪恒

脑图:摩西

转述:孙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