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永远的主题
想写点东西,写点最近的感悟
1.当意识到玩这件事没意思,并且也做了一些改进的时候(把手机锁了,钥匙扔了,考研前生活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用平板打卡),变化就悄然发生了,心更安静了,作息也在有规律的变好,这也许可以解释环境会影响行为认知的一个方面
2.在关系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些变化是发生在稳定的安全感之后的,从高中毕业后,我人生的主要方向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察觉疗愈痛苦之中,是心底有一份执着,成年之前我没得选,而成年之后我一定要为自己负责,而这种疗愈一直持续到前段日子跟咨询师完整的复盘了过去的经历,意识到自己在之中所做的努力且是有成效的,获得了一份真正的自我认同,而外在表现就是能够冷静看待过去在家庭和情感中受到的伤害
当我认为我需要的安全感已经整合完毕的时候,对待世界的方式变了。首先,变得更主动了,更愿意与人交流,追求真实性。其次,交流本身就是目的,而对方态度的好坏反而不是很重要,甚至可能拒绝可能是更有价值的
原因是相信阿德勒的处事方式:持续不断发出自己声音,友善的对待这个世界,终会得到回应,这是追求幸福的道路。可能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我是有点过于“信任”,但很快,这个观念就改变了。就是感谢三次拒绝
第一次被别人评论幼稚(她的性格说这话就合理)明白了不要太过于热情。第二次被朋友冷漠对待(因为我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自己是觉得没什么,但有人是不能承受的)让我意识到与其把压力放在关系中不如把价值观展现给真实的世界。第三次邀请一个女生去打羽毛球被拒(事实是帮一个朋友去问的,而且这是真不是奔着男女的那种期待去的,但是我好像被误解了)我选择了不解释,三个理由,一懒得“懒得狡辩”,二被人喜欢又不丢人,我又不烦她,默默的认同多好,反而我想变得更优秀,让误解了的被喜欢的她更有一点成就感,三她也没问为什么,那我也不需要多说,大家都很忙,别人都不好奇,我自不必解释。想起了几年前接受的那个价值观“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竟然觉得很合理,期待更多能触发思考的拒绝
3.不想解释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就是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跟周围的人不太一样,追求价值观上的认同可能是很麻烦的事,从两个方面说,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
我的交友观也比较好概括,接触多的人,跟少量的人做朋友,个别人能成为挚友,当时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就是一个人在家,在外面有院门,家门,和房间门,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那就是院门要大,院子里来着皆是客,进家里的就少一些,房门基本就是需要比较紧闭了。这个选择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人,同样也就有可能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人生的选择需要视野,视野越大越好,这不是坏事
但是这解释起来却是不必要。其一,是不是同类,能感觉出来,本就不必解释,做永远比说有效,说多了可能就不做了 其二,举个常见的类型,大学之后的学生时代很常见的价值观就是男女没有纯友谊,所以很容易陷入一种对立,要不就是不信任,要是信任了,那就付出很多了,这就是院门比较紧,后面筛选机制就很少了,那我总不能上去跟人家说,你要不改改价值观?不可以的,价值观没有好坏,所有选择是基于过去经历做出的。比如如果选择信任别人,无可厚非就要承受被拒绝的结果,这也需要内心支撑呀,就像现在我可以坦然写出自己的内心看法,前提就是哪怕被伤害,我并不是很在乎,这个就是我此时此刻的想法而已,此外也还有很多别的想法。当然,写出来还是必要的,还是那种观点,需要给想法一个成熟的过程 其三,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近的来说认同的是马克思辩证哲学,感性需要和理性相统一,所以需要真实的世界促进思考,引起反思,尤其是喜欢思考的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光说不做”,这是一个提醒。远的来说,这是选择的生活方式,是阿德勒所说的幸福的勇气(需要融入的真实的世界去追求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会实现,自立,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融入真正的共同体中,这会带来幸福的感觉),同时也认同曾奇峰老师说的“人生的很大的一部分价值可以是追求智力和情感的充分展开”
情感已经几乎展开了,当追求智力了,总得信点什么,总得努力做点什么,现在这个选择是带来满满的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