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0期“年”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位于太行山东麓,晋、豫、冀三省交界处的山区,我们这里拜年都在正月初一至十五这半月内完成。其中正月初一至初三的拜年更能体现出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
正月初一
初一早上天还未亮人们就都起床了。起床后先拜自己的父母,然后再走出家门,按照辈份高低、血缘关系远近排列拜年顺序。一般是先给辈份高、血缘关系近的拜年,后给同辈、血缘关系远的人拜年。
拜年的时候,一般是兄弟姐妹几个相跟着去。如果姐姐、妹妹结了婚,就不能初一来给父亲本族的人拜年了。等到初三、初四才能来父母家,给父亲本族的人拜节。
初一这天出嫁后的闺女不能见娘家的人,连外甥不能见姥姥家的人。拜年时即使闺女和娘家同在一个村,闺女与她娘家人见面后也不能说话,外甥与他姥姥家的人不说话。
初一拜年时,什么礼也不用拿,进入长辈或年长者家中的客厅,一般桌子前都会为来拜年的人准备几个垫子,以便叩头时用。
进屋后见到长辈,按辈份称呼后,跪在垫子上叩头。一般未出五服的长者,并不拦阻晚辈叩头。出了五服的长者,一般都会赶在晚辈将要叩头时拉住,并且通常会说:“来了见见面,说说话就行了,头就不用磕了。”同辈者一般也不让年纪轻的人给自己叩头。
叩头仪式结束后,主人都会将早准备的瓜子、花生、糖果给来拜年者吃,除此之外,还给来拜年的小孩压岁钱。压岁钱数目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涨船高。现在一般在10元到20元之间。当然,条件特别好的也有给小孩压岁钱特别多的。
辈份最低的人给辈份高的人拜过年后,辈份较大的人再去给比自己辈份大的人磕头。按照这样的次序,大约在上午八点左右拜节就结束了。
正月初二
初二是外甥去他姥姥家、舅舅家拜年的日子。如果外甥已经成家,这天就把准备好的礼品,分别送到姥姥、舅舅家。
如果兄弟两个以上,成家后去姥姥、舅舅家拜年时,常常采用分亲戚或轮流去拜年的方式。比如,兄弟两个人有两个舅舅,就采用长兄去大舅家拜年、弟弟去二舅家拜年。或着采用今年长兄去两个舅舅家节拜年,明天弟弟去两个舅舅家拜年。
外甥成家后第一年的正月初二去姥姥、舅舅家拜年,是可以领到红包的,数目一般为100元。第二年一般只有外甥一人去姥姥舅舅家拜年,从这年开始就不会有红包了。
初二也有的外甥去姨母家拜年,春节期间去不去姨母家拜年,何时去,都有很大弹性。也有从来不去姨母家拜年的,也有初四、初六去拜年的,反正正月十五前都可以去姨母家拜年。
正月初三
我们这里大都是初三去岳父家拜年,南部有些乡镇是初四去。去岳父家是拜年的重头戏。主要体现在:一是礼物上不封顶,牛奶、烟酒、猪肉、牛肉、羊肉、鱼等物品应有尽有。二是参加人数多。闺女这天会带着丈夫、未成家的孩子,全家总动员,奔赴娘家拜年。三是时间长。女婿第一年去岳父家拜节,是需要住上三五天才让回去的,即使是一个村的也不例外。之后每年拜节少则一天,多则数日。与初一在本族内拜年,叩头后就走人,去姥姥、舅舅家拜年当天赶回相比,时间要长的多。
初三这天上午,也是我们这里交通最容易堵塞的一天,各种汽车倾巢出动,行进在通往岳父家的路上,出城的红绿灯处,车队浩浩荡荡,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到尾。有一年正月初三,我从县城开车去乡下的岳父家,十公里的路程我用了近三个小时,开车还没有我步行快。我在岳父家吃过晚饭后往县城回时,车辆稀少。可见去拜年的时间集中,回家的时间就分散开了。去拜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如此集中呢?因为我们这里有个风俗,中午前必须把当天应该拜的年全部拜完。
正月初四至十五拜年风俗
初四至十五,拜年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远亲、近邻、同学、朋友、同事之间都可互相拜年,拜年时间选在上午、下午、晚上均可,品茶、喝酒、聊天、吃饭均宜。拉家常、叙旧情、谈未来,畅所欲言。酒饱饭足,尽兴而归。
正月十五之后,拜年活动便落下了帷幕。人们便心怀梦想、肩负责任,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力拼搏。
拜年风俗的变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拜年的风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改革开放前粮食金贵,白面稀少,走亲戚送的大都是白面馒头,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丰富起来,走亲戚改送饼干,现在送的礼品纯奶居多,也有的送酒、肉等礼品的。
以前都是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近几年来出现了晚辈给长辈发红包。
之前年长的大都在农村老家,大家拜年都去农村。近几年来,为减少大气污染,农村禁止燃煤、烧柴采暖,集中暖气在市区得普及,农村人大都在市区买了房,入冬后就把父母等年长的亲属接到城里采暖,拜年的目的地也逐步从乡下转移到市区。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等方式蓬勃兴起,给因种种原因不能面对面拜年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区域不同,风俗有异。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不变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变的是亲戚朋友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友情,不变的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的祝愿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