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杂谈中华文学

社会杂谈(10):良知是什么

2020-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潘聊地产

    今天打开头条,最热点的就是广州男子医院持刀伤2人后自杀的事件了。

    根据广州天河区警方今天(10月31日)通报:10月31日10日许,天河区岗顶附近有一名男子持刀伤人,随后跳楼自杀。

    另外,根据现场网友爆料,该持刀伤人案件发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而且受伤的有一名护士。

    又是一起医患事件!

    看到这个新闻报道后,我不禁陷入沉思:这个社会怎么啦?

    医务工作者一直是我敬重的天使,他们不辞辛苦、治病救人,为人类的健康而奉献自己的一生。特别是,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和今年年初发生的新冠疫情,这群天使,义无反顾走向前线,多少稚嫩的肩膀去承担起拯救整个民族的责任,是多么的可贵和可爱!

    可是,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却时时受到伤害,医患事件的层出不穷,使得医生这个职业也变成了高危职业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去反思什么?去呐喊什么?

    我想,这一定是良知!这个社会太需要良知了。

    我不想去高谈阔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只想问一下那个挥刀之人,如果那个受伤的护士,是你的姐妹,或者是你的女儿,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希望她们受伤?还是希望她们每天平安回家?

    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知就是你不希望发生在你或者你亲人身上的事情,也不要因为自己而发生在他人身上!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又想起前不久发生在东北齐齐哈尔的一个事来。

    一个网民在网上大肆炫耀包养未成年少女,并且还爆料说彤彤是自己亲女儿同学今年15岁......

    当我看到这个网络消息的时候,愤怒的心情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后来,经警方调查,原来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翻墙外网下载一些视频后,为了吸引人气和流量而胡编乱造的。

      爱财没有错,在网络上引流也没有错,但是你要“取之有道”,任何突破做人的底线的爱财和引流,都会遭人唾弃。

    良知不仅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一个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够叫做“人”。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例在我心中翻腾,叹息之余写下这些文字,只为了能引起一点“良知”的火花,给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平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