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要为了你们而结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男方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我凭什么要为了你们而结婚?
法律成了一条分界线,年龄一旦过了这条分界线,你就成了七大姑八大姨见面时的重点目标,重点八卦对象。每当一见面,询问你什么时候给他们喜糖吃,调查你的情感状态,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导你的感情生活。
就像在《春风十里不如你》里面,我喜欢小红,也理解赵英男,却惟独最厌烦“八卦三人组”。而这类人,从来在生活中都屡见不鲜。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打着为你好的名头,来关心你爱护你,而当你遇到困难时,却又唯恐避之不及。
可是,喜糖你们想吃,我大可以去商店里买一堆赠予你们;而情感状态实属我的隐私,是否让你知道全凭我乐不乐意;更何况感情生活。
而往往这些人,很多都是在婚姻里面的受害者。丈夫出轨,她们忍,要想生活过得去,总得带点绿。忍过了,也就看淡了。自己看淡了,也要让别人看淡。美其名曰: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在精神心理学上,有一种叫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疾病。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她们为了神圣的婚姻,伟大的夫君,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这个家不能就这么散了。婚姻里虔诚的信徒,丈夫眼中温柔顾家的绵羊,什么自我什么自由什么自尊,该抛还是得抛。所以,她们看到你不结婚,看到你不给自己一个提升人生价值的机会的时候。她们当然催促你。
我认识的一个小姐姐,和未婚夫同居了一年后决定还是应该分开。适时止损,在我看来,理所当然。可是,当她还是被那些所谓的“关爱”她的人们在背后评头论足,指指点点。
很庸俗很无聊,可是这确实是事实。你所过的生活只要稍微有点偏离他们所认定的轨道,那么,你可能会变成广场舞群体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可能是饭桌上众人议论的焦点。
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在最好的年纪做最好的事?我常常对我的将来展开幻想。那一天,我不再一个人随意胡乱对付三餐,就算是一天辛苦的班后,仍旧为了喜欢的人做上一桌子饭菜。那一天,我不再孤独扛着生活重担兀自面对家庭琐事,有人和我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有时候,哪有人真的那么排斥幸福的婚姻。只是觉得一点儿也不真实,这样的机会是多么地来之不易,这样的好运凭什么就落在我头上了。
现代人有婚姻恐惧症,不过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稳定性和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他们说,你们现在才有婚姻恐惧症,我们以前怎么没有。
我记得我小学时看《安列·卡列妮娜》,那时候就知道,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或许是,我们这一代的人,从小看过中外经典文学的悲剧结局,往往小时候的记忆变成了潜意识里的某一部分。我们所看的书有时候就是别人走过的路,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明白了太多道理,透析了太多真相,消耗了太多勇气。婚姻,亦是如此。
后来,你结婚了。和爱的人,抑或随便的适合的人,走进了爱情的坟墓。以为可以从此避开所有的闲言碎语。
可是不是的。他们又开始催促你孩子的事儿……周而复始,一个死循环。
结婚本应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某一天,可以是雨过天晴时,可以是在下第一场雪时,可以是台风来临降夏季之暑时……你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明媚轻快,悠然自得。
然后,他说,嘿,咱该领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