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教师之家简友广场

读文学作品不需要“懂”

2025-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寻虎

读文学作品不需要“懂”, 要放下,放下,再放下。“懂”是关于别的文本的事情,不是文学艺术文本的事情。甚至哲学书也不需要懂,虽然表面看哲学是讲逻辑的要理性的,但是它的根底上并不是。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且不管它。“懂”,求知识的态度,就像庄子说的,“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把本是混沌的东西,给凿死了。

当我们面对文学艺术的时候,要放下“懂”,放下“求知识”的态度,放下作文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放下语文课的思维方式,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本源的世界,原本的世界,也就是生命的世界。这个“放下”,也许只需要一念之间,也可能需要一年十年百年。

萨特的《恶心》说的就是这种感受。我消化不掉对象,觉得“不懂”,“恶心”。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对象化的态度——我想“懂”它。在这种态度下,也可以不恶心,方法是把自己异化成“物”,非人化。比如你化身为物理学家,你就不会觉得一棵树“恶心”。

说来话长,简而言之:放下放下在放下,不需要“懂”,放下这个执着心。放下,然后得到,这个“得到”是全新维度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