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成长励志

何时看月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罐奶油

      何时看月,17岁、27岁、37岁看月又有什么不同呢?唐代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我看月,母亲不以为意,她常说00一代尚未长成还总是自命非凡。我对她的话同样不以为意。而在父母寥寥话语中,我才深刻理解,17岁看月,或许只是有这个闲境。

      曾读过李娟的《冬牧场》,犹记得当时对她笔下那温温软软的文字的惊叹: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正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年纪,对美的文章美的事物都存在着几近虚假的狂热。而今愈发觉得后半句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太阳出来后,月亮像一个梦,既是梦,就代表不可拥有,便一定有醒的时候。越真实,越清醒,越清醒,越残酷。自我清醒的过程一定有些沉重吧,或是家中的变故、或是社会的挫折,最轻松的大抵是读书的方式。很喜欢的一位现代文学教授曾告诉我:“讲道理不如讲故事。”的确,大家都爱故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也不妨碍总有人将哈姆雷特看成哈利波特。但这也没什么,谁又不是从那看成哈利波特中的一员且不自知的经历中逐渐清醒的呢?作为一名中文系的普通学生,在文学的耳濡目染中总带有一些文学(中二)气息。高中时读林徽因的《别丢掉》以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被先辈在作品中倾注的浓浓情感深深打动。但有时也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轻易地自我沉浸在感动或感伤里,抑或是矫揉造作地对事物赋予过多的意义。易动于情却困于深刻,这一弱点在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便暴露出来。若不读赏析,我竟没能理解爱玛自我满足的虚假感情。后来读爱玛便如同照镜子一般,爱玛沉溺于自我夸大的情感,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这种漂浮的过度感性思维缺乏深刻的经历阻碍我们认清自我,认清现实。

仰望星空

      毛姆、李娟、迟子建等等让我们00后文艺青年一度痴迷的作家,我们往往喜爱他们笔下的美,伤感的美、复杂的美、理想的美,却忘记了他们为文都是建立在自己所经历过的种种世事艰险之上,即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也依然热爱生活。可我们经历不足,思想贫瘠,往往一味沉浸其表面的美好中忽视了这美好包裹之下的复杂现实。我们高歌热爱生活,不是因为我们多么乐观多么坚强,只是因为我们从未受到生活的苦痛,这种热爱没有根基。我们或许认为自己相比于社会上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众生要清高、要纯洁,不,这并不是我们自诩的清高纯洁,只是我们身处在父母的羽翼中,我们无须为了生活去接触社会中残酷的一面。我们不痛不痒地追求诗和远方,还要无知地感叹尚在苟且的父母境界不够。可什么都不懂的清明境界与看透一切的清明境界相比还是太脆弱和不堪一击了。

      总觉得,时间并不是缓缓流淌的,它总是一段一段地走。突然间,生活就变了个模样,我也与过去挥手告别了。这样说来,就如苏轼感叹“世事一场大梦”,我们的成长或许就是不断清醒的过程吧。假日的午后,我安静地敲下这些文字,不求它有多么锋利多么深刻,只想对我们00一代的内心有更深入的剖析。看到窗外夕阳渐斜,月挂树梢,仍想默默赞叹:真美呀。这样的情感虚假吗?不虚假,很真实,只是没有根基,容易破碎。“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想,若是十年后,能手握自己得来的六便士,便能更有底气抬头望望十七岁时心醉的月亮吧。

送你一枚月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