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辨

2023-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老头儿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两种善你更赞同哪个的做法呢?

      在善之上不要再去作道德评判,我们只需要事情来临之时做选择就行,即以何种方式行善的问题。既然是选择题那么就需要对两种行为进行对比。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概念叫熵,社会中的熵增即表现为人际关系摩擦力,摩擦力越大社会整体效率越低,我们要探讨的是哪种善对降低摩擦力更有效果。

      根据熵的定理,封闭系统内的熵增不可避免,并最终走向系统崩溃,而打破封闭系统走向衰亡的方法便是持续地向系统内注入能量和信息,即让封闭空间变成一个新的耗散结构。

      现在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二千多年前,将由孔先生的弟子发起的这两起善举均视为两个封闭系统,子贡赎回奴隶后不受赐金,到他这里就结束了,而子路拯溺受牛相当于引入了牛的能量,于是这个原本封闭的系统得以进化为耗散结构。

        再举个例子,枯水期的河床上会形成小水坑,由于水坑没有水流注入很快便变臭和干涸了,但是如果这个水坑处在一条溪流下方则照样能保持清澈。

      有人说,善是个人的行为,好像拿赏金就成了一种交易,变得不高尚不纯粹。如果我们倡导这样的善,则需要对善的宣教和约束成本肯定会大幅度增加,这在古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上是不可想象的社会成本。

      当然现在时代变了,见义勇为都有了全国性的表彰盛会,看起来是在鼓励你个人的善,但是发的奖金也没见谁拒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