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35岁在职场就该出局了吗?
没有人永远年轻,职场上的新人除外。在我们大家的观念和实际工作经验当中,这些不同年龄段的状态是怎样呢?
001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21-23岁,初入职场,心气儿超级高
23-25岁,有的同学跳槽了,有的辗转反侧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
26-30岁,开始承担更多的压力和责任,Supervisor、 Manager
30-35岁,资深职场人士,可能有更多的担当,leader之类
35岁+,做什么呢?
“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所期望的位置。”——陆奇
突如其来疫情裁员和降薪
华为清退老员工或者马老师说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唐山收费站宣布关闭,被裁员工说“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干”
养老式工作心态永远不靠谱,也没有一份工作能一劳永逸。
还记得刷屏的招聘信息吗?
阿里巴巴招聘老年人,年薪35万到40万之间,需要的人才是广场舞领袖者优选,老年人简历透露的实力碾压无数年轻人。
比如,一位83岁的李阿姨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的优点是思路敏捷,另外还是十几个群的意见领袖,并且常常组织线下活动;还有62岁的伯伯在面试的时候带着PPT。
在核心竞争力这件事上,不分年龄。
002 职业发展有3个阶段
灵魂拷问来了:
35岁在职场就该出局了吗?
不,35岁,仅仅是职场分水岭。
虽然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写35岁以下,但是在跟猎头合作的时候,他们推荐的高级人才,35岁以上的大概占60%。
如果想要储备能量,让自己在35岁以后有更高阶的发展,拼的是前期积累。
虽然职业发展是多样性的,也是多元的,也有很多不走寻常路的工作,但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还是有迹可循。
大致分成三个时期:
22-25岁 尝试期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找到自己的职业锚。
自我认知越清晰,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越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能力素质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培养。
但性格、价值观、特质是底层的,不太容易改变,当与工作本身相互匹配才不心累。
选择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26-30岁 快速成长期
这个阶段需要全面提升专业的精度、深度、广度,让我们的能力快速提升,蓄势待发。
错过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就该考虑如何追赶才能弯道超车。
很多人苦于自我摸索,走了很多弯路,到最后都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31-35岁高速发展期
这个阶段要求具备经营思维,顶层商业逻辑。
因为这时候的职场人,肩膀上有更多承担和责任。
35岁,是最关键的职业发展时期之一,它是职业发展的第二次冲刺。
不管是横向发展还是继续精进,正好拼前期积累,拼后天习得的眼光、魄力。毕竟,连35岁后的创业,都叫做变现。
35岁,并不会焦虑。
到了年龄,却没有匹配的能力,从而找不到匹配的平台、晋升的机会、对等的薪资,这才最焦虑。
003 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35岁,何止是防脱发,
“这个时候,你不能再靠刷脸吃饭了,别人找到你,也要看你手里有没有桨的。”
——《我的前半生》
若你没有成为很好的自己,也别丧气。
只要懂得精神独立的重量,终将想清楚自己是谁,看清自己的智慧,享受每一天,可以不恐惧衰老,不害怕改变。
至少,
“你的这些经历都是别人没有的,是只属于你自己的独有的回忆,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当你与自己和解时,也就开拓了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