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范儿人文历史每天读书10分钟

书评:《文明是副产品》,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误解

2018-05-18  本文已影响107人  小播读书

作者从外婚制的兴起、农业和文字的起源、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的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和我们通常的认知相反,作者指出,人类历史上这些文明事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的副产品,而并不是有意为之的结果。

本书作者郑也夫,中国社科院专家,哲学硕士,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极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

本书是作者继《吾国教育病理》之后,又一获奖的热门书籍。其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对人类文明的再思考。得到了易中天、梁治平、陈嘉映、罗辑思维等各大媒体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强烈推荐。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20余万字,分别从外婚制度、农业起源、文字起源、造纸术的起源、雕版印刷的起源再到活字印刷的起源,这六大人类社会早期文明的里程碑,详细阐述了文明的起源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人类第一项制度就是针对两性和婚姻的,食和性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关于外婚制,麦克伦南和摩尔根提出,它是从群婚、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几个过程演变而来的。认为群婚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原始和最早期的婚姻机制。但作者指出,人类一开始并不是出于对“文明”的信仰,而产生一夫一妻制和外婚制的。而是一系列生存和进化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就像武器的发明使人类走向了一夫一妻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样。武器的发明其实一开始是未来低于外租的入侵和获取更多的食物。人类文明的演化其实都是在无意中产生和出现,并不是有意而为之。

同样,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我们通常认为人类在祖先生活中一个危险丛生的广袤大地上,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生存方式,我们错误地认为他们生活一定很艰苦,但实际上很多研究发现,远古人类每天狩猎时间也不过4-5个小时,甚至有时很清闲的每天工作2-3个小时就可以了,因为在哪个时代,获取食物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这和我们当代的8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相比,甚至可以说轻松很多,所以农业的出现,并非是生活所迫。

有人说农业起源是因为人口增长导致的,但作者指出,其实应该是反过来的,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起源更为正确。另外,定居是诱发农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定居之后,人类更密切地与野生植物接触。可以有种子可以储备、工具可以准备。我们可以说,农业的出现是以定居为前提的。

作者在书中还对其他几项文明的出现提出了全新的、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人类有着巨大的好奇心,而且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数千年来,人类探究因果,形成了巫术、宗教和科学等一个个思想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探究的是生物演化的因果。

目的是意识和理性的产物,也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以往我们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都带有目的论的色彩,它引导读者认为,动物都是有“目的”的,但本书以人类文明的六大里程碑说明,每一次人类文明的出现都不是目的论所造成的。我们误以为,古代文明是人类目的性的产物,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于推翻了这种对人类文明目的性的推论。但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显然无法预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