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随笔散文过期废柴·美文集

朱光潜《谈美书简》:《谈美: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读书

2019-06-22  本文已影响4人  陈晓芃
朱光潜《谈美书简》:《谈美: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读书笔记
格律的起源都是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的,后来才变为规范律。

我们看到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情由心生,语言的节奏也随着情感的节奏于往复中见规律。

后人研究前人的作品,把前人作品中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如法炮制,自然律就成了规范律。

就像现在的网络写作课程。恨不得把写作的每个步骤都用某种模式列举出来。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朱光潜先生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明“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习套而敝的时候”。

提倡格律和不提倡格律各有各的道理,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写至此,想起简书社区的“天天抽奖”和有奖任务,原本与写作无关,但一经推出又与在简书上的写作发生了很多联系。

朱光潜先生谈的道理也可以解释。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有群体情感共鸣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不变化就是“因袭”,变化就是“创造”。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写作还是要循着一些方法的,待写到一定程度,应该找寻自己的风格,做到“知彼知己”,那时候,就能写出有个性风格的好文章来吧!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平凡如你我,好好写作,好好修行,期待有一天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