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打卡集

2024-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桉子哥哥

新课标一直在包里,读了几遍,也抄抄写写了几次,可是还是不能入脑入心,可能没有真的静下心来揣摩其中的要义。不过现在在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觉得对于理解新课标很有用。所以学习永远是在于宽度与深度的结合。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社会对人的需求在扩大,所以我们的学习也要相应扩大,否则永远都只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我们要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样我们才能相应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如何跟着去学习。对于核心素养而言,我们要紧扣语言运用来抓文化自信和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学习这一条课程理念,对比现在的语文教学,发现语文确实应该是要有情境性和实践性,因为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最终也还是要回归生活,所以情境性更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能够增强我们的学习迁移与升华。实践性是为了让我们学以致用,如果语文只是阳春白雪,我们始终无法去用,所以实践性我们要坚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也要教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知识。

四位一体的核心素养

从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目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某种程度而言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跟上社会的发展,脱离社会脱离实际,都只是空中楼阁一场空。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相当的文化自信,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来发扬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只有拥有民族的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当然,小学语言运用是基础,不论是文化自信还是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都要依托于语言运用,所以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要打好语言运用的基础,在此基础培养思维能力,才能长治久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