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消费至上

2022-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惜锦年

难得悠闲的一个weekend,因为疫情无法出门沐浴阳光,亲近大自然,那就在家呆着做点很久没有做的事情吧!最近疯狂地爱上了纪录片,关于减肥的、金钱的、自律的,不得不夸B站做得真好!

关于金钱的:《金钱与我》、《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富哥哥穷弟弟》、《致富之道》以及其他一系列可能是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突然为自己爱消费找到了理(借)由(口)。

每个人都喜欢新鲜的体验感,享受得到的感觉,这里插个题外话,昨晚和Lima讨论关于死亡的问题,个人观点:我们每个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不是因为害怕失去(前提是老人),而是担心自己变老时候的不堪、无助与愧疚,需要别人事无巨细的照顾。有时候也会想会不会在寿终正寝(如今争做卷王的时代是个迷)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去了一个很幸福的heaven。

回归正题,消费至上的今天,我们热衷于买名牌,喜新厌旧,关注外在的一切,物品更新速度就像是乘坐着高铁勇往直前,然而在这背后竟然是商家的strategy-利用恐惧心理促进消费。我们害怕变胖所以出现了各类减肥药、代餐食品、减肥课;我们害怕不好看所以出现了各类美妆产品、整容产业;我们害怕后代被淘汰所以出现了各类辅导班;这一系列当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相关方向股市的繁荣,但这确实在无形中也加剧了我们的压力,所以越来越卷。了解到这些的时候真是觉得人的心理如此amazing。那通过自控力来克服这些呢,专家说了我们的自控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会被用尽的。

假使我们的自控力用之不竭,商家也会有另外一个strategy-缩短商品使用寿命。电灯泡可以增强亮度来缩短使用周期;苹果手机通过特殊螺丝钉和电池寿命来促进销量;商品通过改善包装来增增加消耗。经济就是这样繁荣发展直至如今。不得不说,确实很大开眼界,消费陷阱似乎是无处不在。

追求消费,物质至上,我们属于受害者?被操控者?社会进步的贡献者?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虽然讲述了一个贫穷流浪者通过自己的才识与能力不仅生存下来赚了一桶金并且也找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序言部分说是讽刺英国那时的消费主义,我觉得放到今天也很适合,根据单一的表面内容来评价一个人,虽然穿着贫穷但是有钱就足够了,想起之前微博的一个热搜,一个女生通过一些名牌混迹上流社会生活一周,天天白嫖后来被曝光,想起来这种事情应该不会是少数。

生活似乎除了赚钱、消费,的确没有其他东西存在,毕竟我们那么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自己活的好一点,开心一点嘛!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去见见想见的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

当下就做好自己吧,毕竟前方不知道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