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心爱弥尔心理

4步帮你的孩子学会解决问题,与人相处

2016-12-12  本文已影响62人  慧慧的小圆满人生
图片来自百度

两种做法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一些事:当孩子与他的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家长会冲出来直接把问题解决了。

阿雨:妈妈,今天我的膳魔师茶杯被小燃拿走了。

妈妈:他为什么要拿你的茶杯?

阿雨:今天下午我带了几块棒棒糖放在桌子上的,结果不小心被别的同学碰掉在地上了。我没发现,被小燃看到了,然后他帮我捡起来了。捡起来之后,他要我给一块糖给他吃,我觉得他态度太蛮横,就没给他。

妈妈:然后呢?因为这个,作为报复他把你茶杯拿走了?

阿雨:是的。

妈妈:当时他跟你要,而且他帮了你,你就给一块糖给他好了。(评判孩子做法)阿雨:可是他态度不好,我就是不愿意。

妈妈:那好吧。回头我跟小燃的妈妈联系一下,告诉他这个情况,让他把茶杯还给你。(自己替代孩子思考,出主意)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妈妈一个人完成了整段对话,同时妈妈自己替孩子解决了与同学的冲突。但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以后一遇到问题有可能就会想到向家长求助。

我们来看一下,用“我能解决”这个办法,家长可以怎么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情商。

孩子:妈妈,今天我的膳魔师茶杯被小燃拿走了。

妈妈:为什么他要拿你的茶杯?

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阿雨:今天下午我带了几块棒棒糖放在桌子上的,结果不小心被别的同学碰掉在地上了,我没发现,被小燃看到了。然后他帮我捡起来了。捡起来之后他要我给一块糖给他吃,我觉得他态度太蛮横,就没给他。

妈妈:也就是说,他先帮你捡起了棒棒糖,之后跟你要一块糖吃?

阿雨:是的。

妈妈:那你为什么不给他呢?

阿雨:我觉得他太蛮横了。他感觉帮我了,我就必须要给糖给他吃似的,我讨厌被强迫?(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

妈妈:那么是他蛮横的态度让你不开心,所以你不想给他罗?

阿雨:是的,感觉我应该给他似的,好像我必须用糖报答他。

妈妈:我了解了,你其实可以给他,只是他态度不好,激怒了你,让你不开心。(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

妈妈:你拒绝给糖给小燃,然后呢?

阿雨:然后他趁我不注意,把我的茶杯拿走了。

(帮助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妈妈:哦,那你拒绝给糖给小燃的时候,你觉得小燃会有什么感觉?

阿雨:他估计觉得好心没好报,有点生气吧!

(帮助孩子了解他人感受)

妈妈:看来你们俩在这件事上都不开心啊。你被他激怒了,他觉得你没有感谢他!那你能想一个让你们俩都不生气的办法吗?

(鼓励孩子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阿雨:以后我可以在他帮完我之后说谢谢。

妈妈:这是个好主意。如果你说谢谢,你觉得小燃会怎么样?

阿雨:他可能会觉得他帮我,我真心的感谢他了。不过有可能他还是会跟我要糖吃,如果他对我还是这个态度,我会告诉他,如果他态度好一点,我就给他。

(鼓励孩子思考正面的解决办法可能带来的结果)

妈妈:是个好主意!那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阿雨:我可以带着他一起玩,分享我的书和玩具!

妈妈:好主意。你想到了两个不同的办法。

(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

学会“解决问题”,步骤一:帮助孩子学会使用解决问题的语言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语言反应了他的思维。同时,语言的发展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这本书中,我觉得作者旨在建议家长通过跟孩子玩“我能解决”的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语言,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

譬如,作者觉得可以让孩子学会使用这一组词:现在/以后

如果妈妈正在打电话,孩子过来找妈妈玩。

妈妈:我可以同时打电话和跟你玩吗?

孩子:不可以。

妈妈:我现在不能陪你玩,但是打过电话可以。那你怎么办呢?

孩子:我现在自己玩玩具,等妈妈打过电话以后跟妈妈玩!通过现在/以后这组词的练习与反复使用,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现在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时间,可以再等等,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等待。

图片来自玩图

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相同/不同这组词。

妈妈:果果,你吃饭的时候外婆建议你戴袖套,你为什么不愿意啊?

果果:我觉得袖套难看,而且还觉得戴起来麻烦。

妈妈:那你觉得你不带袖套,衣服会怎么样?

果果:吃饭的时候会弄脏。

妈妈:是的,弄脏了之后,外婆会帮你洗。你觉得外婆为什么要你戴袖套?

果果:外婆是想让我保护衣服,省得衣服弄脏。

妈妈:那对你戴袖套这个事,你跟外婆的看法相同吗?

果果:不同

相同/不同这组词可以让孩子了解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与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造成分岐的主要原因。当然,往前进一步,孩子也会慢慢知道:相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学会“解决问题”,步骤二:帮助孩子会使用感觉字词

感觉字词包括:开心,伤心,沮丧,骄傲……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受,也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忽视、压抑自己的感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同时,孩子也要学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他与别人建立长久的关系。一个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的孩子,最终当周围的人了解他的特点之后,就不再愿意与他相处。特里萨在文章中提到,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三种方式判断别人的感受:听声音,看表情、肢体语言,直接问。

图片来自玩图

学会“解决问题”,步骤三:鼓励孩子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我们不断的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问题,只能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只有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试着解决问题,他的社交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妈妈:果果,你的跳绳在客厅了。

果果:哦,妈妈,我忘了收起来了。

妈妈:你如果在体育课上没有跳绳会怎么样?

果果:老师估计会说我。

妈妈:怎么做你才不会忘了收跳绳呢?

果果:那我以后每次跳完立刻收起来吧!

图片来自玩图

学会“解决问题”,步骤四:引导孩子考虑每种解决方法带来的结果

在第三个阶段的时候,我们会尽量让孩子说出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不要评价方法的对错。在孩子学会了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之后,最后一步,我们要引导孩子思考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什么后果。在这个阶段会用到前面学习的字词: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

妈妈:你现在做劳动委员了,如果汤久久仍然随地扔垃圾你会怎么办?

果果:我第一次会帮他捡起来,但第二次我会要他捡。

妈妈:如果他不捡呢,你会怎么样?

果果:如果他不捡,我会告诉他随地乱扔垃圾会使教室看起来乱糟糟,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乱扔拉圾。

妈妈:如果他听到你的话,你觉得他会捡吗?

果果:有可能不会,如果不会捡,我会跟他一起捡地上的垃圾的。

图片来自玩图

“我能解决”这个办法,使用起来很方便,不需要特地找出时间来教孩子,家长能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做到。而且随着孩子对这个方法掌握的越来越好,之后的聊天可以进一步减化,久而久之在孩子遇到人际冲突时,他们就能够自己想出多种办法来解决了。

�13(wNY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