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礼仪培训师褚丹

      最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依依看见什么都喜欢说:“我的!我的!”其实有些玩具是她本来不想玩的,但是看到别的小孩子谁想拿走,就马上说:“我的!”

      也许,有的父母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怎么能说是有趣呢?久而久之,这孩子不是变得很自私了吗?

      那我想告诉觉得孩子“自私”的父母说:“是因为你不了解你的孩子!”

      两岁左右是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的时候,他会明确指定:“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总之,全部都是“我的”。

      最近在游乐场玩的时候,依依经常会在玩一样游乐设施的时候,不允许别人碰,说:“这是我的!”如果是单人设施,我经常就不理会她这句话,如果是大型一点可以容纳五六人的设施我会引导她接纳其他小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个孩子经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建构自我!

      儿童在一出生时,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但是,很多父母对此并不了解,每当孩子这样占有物品的时候,会认为,孩子的行为是自私的表现,所以想方设法地劝导孩子进行分享,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父母就会觉得在众人面前非常难堪,没法说服孩子,就会说这孩子越来越自私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无关系的,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关系。自私,指的是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做自私。那么自我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所以最近在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如果遇到孩子正在认识自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她的,我是不会强求她去进行分享的,因为现在还不是告诉她分享的最佳的年龄。等她能够完全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区分开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告诉她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那么我在这么坚持的时候,当然也会有遇到其他家长的不解,可能我转身的时候就会听见他对自己的小孩说:“哎呀,这个姐姐好小气!”等一些不理解的语言,但是,那又怎样呢?人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更何况此时我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讨厌,更多是因为对方对孩子的不了解,而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这是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