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叙事或声音,咱一起。散文简友广场

倒置的爱情历程 -《纯真博物馆》读后感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23人  南菲
倒置的爱情历程 -《纯真博物馆》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历史名城 --- 伊斯坦布尔,从1975年至1984年,男女主人公凯末尔和芙颂的爱情经历。

那座城市原本笼罩在浓厚的伊斯兰教氛围之中,在西方文化日益侵袭下,青年男女的感情和性爱,不得不在自由开放和门第禁忌间挣扎、徘徊。

一部好的小说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秘史。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纯真博物馆》。

A

倒置的爱情历程终将以悲剧收场。

书中描述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便“走到最后”。

男主人公凯末尔与同样出身于商界名流家庭的茜贝儿,举行了当时盛大的订婚仪式。

尽管两人都有欧美留学背景,深受西方文化侵染,但婚前发生过的几次性行为依旧让传统思想深刻的茜贝儿觉得,自己有时“像个秘书”一样低微。

茜贝儿临近结婚时,即使早已看出凯末尔移情别恋,自己还是一再宽容并与之同居,目的就是希望把他拉回既定的生活轨道。

无奈茜贝儿主动离开了凯末尔,但她要继续生活在土耳其伊市不大的贵族圈内,最终嫁给了自己曾不屑的花花公子扎伊姆。

这种选择虽然后果还算乐观,茜贝儿一直拥有富裕的家庭条件,和一双漂亮女儿,但当凯末尔与她的往事即将被写入小说时,她依旧嘱咐作者:

“为了给他治病(不能从出轨中自拔),我善意地和他在***别墅里生活了一个月。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像童真那样的问题,但我还是恳请您不要在您的书里提到那些对我来说是羞辱的日子… ”

“孩子们知道后也不会在意,但是她们的朋友、那些爱说闲话的人… 请您不要伤害我们…”

再来看看真正的女主人公芙颂,一位伊市普通教师家庭的女孩,18岁高考前夕陷入与远房表哥凯末尔的爱情旋涡。

涉世未深、心高单纯的姑娘芙颂,偶遇年长12岁的富家暖男凯末尔,面对来自成熟男子的关怀,芙颂全身心地疯狂爱上了他。

两人频繁地在凯末尔家空置的公寓内约会,每次都炽烈地“走到最后”。

以至于芙颂在凯末尔订婚的第二天没能完成高考,知道凯末尔与未婚妻也有过办公室做爱经历后,只能怀着痛苦远离原来的居住环境,搬到更差的社区生活。

凯末尔用八年多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对芙颂的真爱。

取消与茜贝儿的婚约,多年如一日地参与芙颂家平民生活,帮助芙颂考取驾照、办理出国签证,为她实现自己的理想铺设道路。

当他们历经八年的纯真爱情感受后,终于踏上了婚前的出国之旅。但途中的一夜之欢又让故事发生了急剧反转。

芙颂不敢肯定凯末尔会真的与她结婚,担心只是像情人一样被包养。

另外,芙颂看不到自己将来能进入上流社会生活的资本,凯末尔不支持她进入混乱的娱乐圈当明星。

于是体验完爱情的最后一步,芙颂选择驾车冲向毫无目标的丛林,她自杀了。

B

为了追求爱情的尊严,女方选择主动离开。

无论是贵族小姐茜贝儿还是平民出身的芙颂,当自己的感情遭到男方的背叛时,她们最终都选择了主动离开。

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俗还被宗教传统所左右的土耳其难能可贵。

如果芙颂不曾离开凯末尔,她的命运也许跟凯末尔父亲的情人一样,一个做了老板11年情妇的漂亮姑娘,将自己最好的年华洒落在阴暗的角落,享受男人的施舍。

正是芙颂的离开,才让凯末尔感受了一年多由里到外的痛苦,才让他肯定自己与芙颂是真爱,而非只是富家子弟的激情释放。

芙颂最后的悲壮离去,使凯末尔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向更多的人讲述他与芙颂的爱情故事。

脱离门第和功利元素,将他们纯粹的爱情生活中的点滴物件收集起来,建成了一座纯真博物馆。

茜贝儿的退婚当时也没少招圈内人的闲话,但她毕竟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女子,她不像凯末尔母亲一样苟且一生,装聋作哑地维持富贵生活。

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土耳其年轻女性从那时起开始逐渐释放自己的情感个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