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在原则下活着的人
早年间,我对古代有关品德高尚的人事记载常常抱有质疑的态度,也许书上记载的事儿的确是那个事儿,但是,由于具体的情景和细节没有传下来,我无法确认书上对这个事儿所作的评论和发挥一定就合乎现实,我总是想这里面是不是进行了过度美化。
工作以后,我开始将书上的人与现实的人相对照,发现书上人的作为在现实中很少出现。有意思的是,这非但没有增加我对历史记载的怀疑,反而让我对这类赞扬高尚品德的故事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许,人性历经千年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品德高尚的行为在古今都是稀缺的。这故事,无论真假,都反映了我们对美好品德的共识,因为稀少而弥足珍贵。并且,这些故事很可能是真的。
《吕氏春秋》记载了一个祁黄羊推荐人才的故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上面这个场景在当今现实中也许很罕见,但是故事所描述的两难却是普遍存在的。当我向他人提建议的时候,尤其这建议本身对我利益有坏处或者有好处时,他人会不会怀疑我有私心,会不会觉得我的建议因我的利益受到扭曲?这类问题不仅困扰着我意欲帮助的人,更重要的是困扰着我自己。这种困扰本身就会使得我的价值大打折扣。
对于祁黄羊来讲,上述两难根本不成立。他似乎有宽广的视野和眼光,“为国选材”才是他恪守的原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既然为人谋的原则是忠诚,建议本身的符合忠诚的原则就是了,至于他人的种种非议,原本就是次要的,乃至可以忽略的。尽管从感情上讲,祁黄羊必然不喜欢解狐,也必然能够预见到众人对自己举荐儿子的非议,但是,原则是不能妥协的,这既是个人的枷锁,也是勇敢面对群氓的底气。
孔夫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如果心之所欲皆符合天道原则,那么,孔子被称作圣贤便是恰如其分的。即便是孔子,也要到七十岁才达到这一境界。年轻如我,唯有心向往之而不断修持,期待终有一天能慢慢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