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脚下:有一座阴晋故城遗址
在华阴市西岳庙东北约300米处,有一座阴晋故城遗址,因为隐藏于田野之中,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2014年6月9日,阴晋故城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华阴市区的东环线向北,经过北环线的东口,穿过高铁桥的下方,路边出现一块长方形的说明牌,上面写着《阴晋城遗址简介》。这里便是阴晋故城遗址的保护范围了!
这处遗址位于华阴市岳庙街办岳东村东北的孟塬下,郑西高铁和沿黄公路南北之间的田野上,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卷》的记载:该遗址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城址,对研究华阴地区县城的设置和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顺着说明牌前的小路,向左侧走大约100米,尽头是部队生活区的大门,旁边竖立着写有“阴晋城遗址”的石碑。这里依势而筑,背靠高原,面向平川,左扼函谷大道,右控华山北麓,位置十分重要。放眼望去,可以清晰看到雄伟的华山!
1959年3月,为了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的建设,黄河水库考古队陕西分队对阴晋故城遗址进行初步勘察。基本弄清了城墙的范围,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800米。
目前,仅存西侧的部分城墙遗址,呈西南—东北向,长度大约100米。城墙上窄下宽,底部宽约7米,顶部宽约5米,残高约1.5—3米,夯层厚约7—11厘米。
过去,在西墙北段,发现一处城门的遗址。门址的平面略呈梯形,外宽4.8米,内宽4.55米,进深7.4米。可惜,现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到城门的任何遗迹了!
城墙遗址全貌
城墙遗址南端
城墙遗址北端
当年,这里出土有许多战国时期的筒瓦、板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魏国使用的方足布货币等文物。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遗物,初步推断这里为魏国的阴晋城遗址。
阴晋城是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至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年间的县城,乃华阴境内的第一座县城,也是春秋时期晋国在河西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之后,阴晋城归魏国,成为秦魏边境上重要的军事城堡,著名的“阴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公元前389年,秦魏两军在阴晋开战,魏国的五万军士气高昂,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了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