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经典散文人生代码

目送

2017-11-24  本文已影响1385人  孟小满

                      文/孟小满

那年,凝望的目光,是我一生的眷恋。

2017.11.24    星期五        晴

龙应台的《目送》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段看似朴实的话,却显露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由目送自己的孩子离家,到目送父母的离去,不断地送别,追之无望。

目送

我想到了父亲,不过他是被目送的对象,目送他的是我。

小时候,居住在用泥土胚做墙面,石板瓦当屋顶的房子里,下雨天看着雨从石缝里滴落下来,在泥巴地面溅落,慢慢汇集,最后形成一个低水洼。

屋前的石阶长年布满青苔,一簇簇的从石缝中长出来,摸起来毛茸茸的,抬手时发现指纹里藏着浅绿的印记。

晴天,从屋顶白色玻璃装扮的瓦片投射下来的光线,在屋里撒下斑斑点点的花。调皮的我,时常将脚放置在花上,他们全部都会跑到脚上面,鞋子也漂亮不少。

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利用家里凹凸不平的地面,摆置各色的玻璃珠球,趴在地上,对准对方的珠球,用大拇指按压的食指一弹,听到清脆的声音,便开心地跳起来。

老屋承载了我的童年,也成为目送父亲的源头。

那一年,小镇的第一栋楼房伫立起来,高大,美观,所有漂亮的词汇用在它身上都不嫌多。它就像一座指向标,顷刻间所有人都偏向它,都想得到它。

于是,父亲问了我和弟弟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住那样的房子?在父亲真挚的眼神,那栋具有魔力的房子吸引下,我们频频点头。

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但是从那之后,父亲每年开春都会离家,过年才会回来。

我们开始了送别,我开始了目送。

那一天,早早去学校的我,并不知道父亲要出门。放学后,依旧哼唱着歌曲,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到家,大声地叫着:我回来了。然而,等待了半天都没有听到应答声,跑到卧室转一圈也没发现父亲的踪影。

我焦急地问邻居们有没有看见父亲,他们都摇头。垂头丧气的回到家,发现奶奶在厨房忙着,一言不发。

之后的很多年,我都是目送着父亲拖着行李箱,带着母亲一起乘坐远方的汽车,车跑得很快,无论怎么努力,都追不上。任凭眼泪在眼眶打转,他们越走越远……

第二次目送,我是被目送的对象,目送我的是外婆。

时间要拉锯到去年,外婆走之前。那是一个宁静的乡村,满目苍翠,山峦叠起,桔子,柿子常常横挂枝头。小时候,我穿着四个口袋的衣服,每一个口袋常常都装着摘下来的战利品。

我家到外婆家的路是漫长的,步行四十分钟,常常伴以歌声,和着枝头的鸟叫声。偶遇溪涧,便飞奔而去,将手伸入溪水之下,任凭清凉充斥手指末梢。

最难的便是三十分钟的爬坡。从山下遥望,蜿蜒曲折的小路如同一条蛇爬行山间,爬一半爬不动是常有的事情,此时便蹲坐山间,如若一阵凉风吹过,那可谓极致享受了。

翻过山头,便可以看到掩映在树林中的外婆的家,大喊一声,外婆便跑出来,大声回应。见到外婆,心无比安静,那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便显示让我垂涎欲滴的锅巴饭做好了。

外婆是如此的美好,外婆家是我一生的眷恋。

然而时光流转,竹林依旧青翠,外婆却已经不在了。还记得上一次离开前,外婆杵着拐杖,站在小路口,边嘱咐走慢点边流泪。那句“下次,估计就见不到你了”的话,时至今日依旧环绕耳畔。

外婆的话一语成谶,那次的目送果真成了诀别。如今回想,我很后悔当时没有回头展望,即使外婆流泪的双眼让我心痛,可如今也只能回想。

回头,再次读到这段话: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静默,流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