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草稿
一、破罐子破摔型:这又不是我的错
2002年9月,我去一所学校任教。学校老师没有椅子,学生的课桌是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有三斗桌,有会木匠的家长自己做的小木桌,五年级居然还有一张八仙桌。在教室里巡视,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过道曲曲折折,根本不成行。
学校没有扫把,都是值日生自己从家带来的,下午扫完地之后再带回家。教室靠北边的后墙玻璃全都破了,四年级教室的水泥刷黑板漆做的黑板,掉了半边,露着红砖墙。二年级教室的黑板下,有一块砖可以抽出来,能够看见一年级教室在上什么课。有时候,下了课,学生拿着棍子在窟窿那里等候,犹如地道战的游击队员,看见有同学经过,就戳他一棍子。对方也不甘示弱,马上以牙还牙。
学校没有水管,没有电,学校开支很简单,平时只需要买些粉笔、教案本、红笔芯就行了,就能保障运行了。
我问原来的校长,学校怎么破成这样?老校长说,原来就这样。
是啊,原来就这样,上一任没有做到,我怎么能改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然,校长也不是什么领导,但在其位谋其政,何况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在为自己的后世子孙服务呢。
二、寅吃卯粮,负债发展
一位鹤壁的朋友,到一所不足百人的乡村学校当校长,他给我说,席老师,太难了,学校欠账十几万,每天要账的堵着学校门。如今,一看见陌生电话吓得头皮发麻。有时候,春节在家灯都不敢开。那都是拿着合同、欠条来要账的。学校每学期总共三万来块钱,不吃不喝,也要两三年才能还完。
我吓了一跳,是啊,学校哪里有生钱的门路呢?背着如此沉重的包袱,负债前行,岂不是很难翻身了。
有没有学校也是这样呢?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这类现象如果是企业,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是学校,是非盈利机构,举债发展,一旦陷入怪圈,是很危险的。
三、山高皇帝远,成为养老院
有个朋友在教学点工作。四个学生,六个老师。每天到学校,除了上课时间,其余就是玩手机或者打牌。晚上一群人在一起喝酒。要知道这位朋友才三十多岁,其他老师但是临近退休,所以就是在等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