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精读+故事新编

《斐德若》:爱情的界定(一)

2023-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范稀文

【郑重说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开篇苏格拉底与斐德若在郊外散步。斐德若热爱演讲,整个上午在当时顶流作家莱什阿斯家做客,并且获得一篇关于爱情的演说稿,在苏格拉底的强烈要求下拿出来分享。

莱什阿斯,读他写的文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被绿多了,宣称“应该接受不爱他的人,不应该接受爱他的人”。话里话间,有点诡辩的味道,没有爱情的人是不会说爱情的,既然说了爱情就绝对有爱情,不然的话,就没有资格叫嚣。他对爱情的人进行无尽的诋毁,认为爱情是盲目的、具有伤害性的;对于没有爱情的人一味的进行夸赞,单身狗就是积极的、理智的。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了当,批判莱什阿斯的文章。确实,也和文章中论述的那样,爱情是欲望,不过苏站的角度是be love角度,正如美少年受人引诱,而引诱的人又不是一个有爱情的人(没有爱情的人,可以指代受利益驱使的人),比如有钱的老翁迷恋十八岁美少女,美少女要承受起皱苍老面孔和叫人发呕的丑形态,而美少女却迫于情势,非天天受,玩弄不可。苏格拉底将事情直觉化,由特殊到一般,爱情对人不利,人趋利避害。而,不管怎样,所有的人都是心向所爱,爱与利相投,说明有爱情的人存在合理性。

对此,苏格拉底退一步,多个选择的命题:“应该恩宠的是有爱情的人,还是没有爱情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