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零散的足迹中华文学

零散的足迹183

2022-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甸

        183、马车的学问(下)

    过去有能力的生产队,头车辕马要买挂串铃戴着,平时不戴,只有进城时才戴上。

    串铃是铜制的,在马耳朵那有两嘟噜穗子,是用红绿黄三色布条搭配而成,大约一尺长左右。

    我们乡供销社马车最绅士,四匹马全有串铃。

    我们队的马车排二号,只头车辕马有串铃,剩下排后边的二、三、四车都没有,其余六个生产队的马车也都没有串铃。

    也不是其他队买不起串铃,关键是没有好马,配上串铃不和谐,反倒招人笑话。

    马带串铃,实质上就是张扬,显摆,炫耀,招遥过市。

    显摆炫耀得有资本,马匹高大健壮威武,带上串铃才更加夸张一些,威风凛凛,飒爽英姿,肯定精神。

    一匹干干巴巴的小土马,瘦弱矮小,戗毛戗齿,像个小瘪三似的,带上串铃倒更显得猥琐,不如不带。

    我们队的马车,只所以仅仅是头车的辕马带了串铃,就是因为只有头车的辕马适合配带。

    赶车时,向前走喊“驾”,向里拐弯,就是左转弯喊“越越”,向外拐弯,就是右转弯喊“喔喔",“喔"字在这里发二声音,停车喊“吁”。

    在马车厢板底下,前后各有一个支架,叫前车梯子和后车梯子,这是停车时,辕马卸套后,支车用的。

    平时都贴附在车厢板下边,不蹲着向车厢板底下瞅,是看不到的,并且前车梯子长点,后车梯子短点。

      平时都用绳扯着,吊起来,操控权在车的左前方,车老板的位置拴着,用时把绳扣一松,车梯子就浪荡下来,把车支稳不爬架。

    当然,一般是车上有货时才能用到车梯子,空车卸车后都不用车梯子,怕小孩玩耍弄倒了伤到人。

    空车辕马卸套后,把前车辕子直接杵地,长短套都是有位置地搭放到车上,不能放在地上,避免潮湿沾泥。

    一辆马车由俩人负责,掌鞭赶车的,叫车老板子,赶车时坐在左侧车辕子边上,他是头。

    另一人叫掌包的,也叫跟车的,用现在汽车行话应该叫付驾驭员。

    拉庄稼时,车老板在车上码垛,重活是掌包的干,在车下挑叉子,也叫往车上挑大个。

    给社员家拉粪,拉黄土,拉碱土,装卸车俩人一起干,排号、记车数、到会计那报账,都是掌包的事,老板子一概不管。

    到城里拉货,老板子赶车,掌包的在车上睡大觉。

    进城后,花钱付款算账,住店吃饭,回家差旅费报销,都由掌包的负责。

    当然,装货卸货,俩人都得伸手干。

    卸车时,俩人一起卸马套,有时一人牵两匹马去井边饮水,有时掌包的去饮马,车老板子整理套。

    总之他们配合必须和谐,否则就要换掌包的,一般车老板子轻易不会撤换的。(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