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读书心理

速成的缺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熊先生Leo

今天奶奶烧了鱼头,

本来想做红烧,

爷爷建议做成带汤汁的,

搭着豆腐,

配点大葱之类的,

会更有食欲,

妞妞和妻肯定爱吃,

是真的,

这种烧法,

小时候我和姐姐就很喜欢,

鱼肉鲜嫩,

入口丝滑,

很入味,

就着汤汁,

就能干好几碗饭……


小时候为了一块豆腐,

都可能和姐姐抢起来,

长大后,

还时常回味,

老家豆腐的味道,

在城里,

虽然也能买到,

但是吃的时候,

总带着点苦味,

说不出来,

像枯草的感觉,

并不能为主菜增添色彩,

反倒,

拉低了整道菜的,

口感,

不像老家的豆腐,

就在不远处的邻家做的,

手工制作的缸和筛子到处都是,

花上一两块钱买上一些,

他们家收养的哑巴,

拿出大网捞出几大块,

用袋子装好给我,

还能做好几顿吃……


这种差异,

养成了我们的口味,

对它的依赖,

回老家,

总会带上一点,

冻起来,

吃的时候搞一些,

总会给主菜增添一些色彩,

而且本身,

也可以很美味……


其实不只是豆腐,

在我们中国人饮食中,

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猪肉,

也存在和小时候,

很大的差异,

小时候,

一盘红烧肉,

不要太好吃,

奶奶烧的火候刚好,

甜度适中,

不会太甜,

只是非常下饭,

肥瘦相间,

大饱口福,

倒是现在的猪肉,

非常的柴,

精肉多是多,

根本不香,

再好的饭店,

都没有儿时的味道……


报道说,

是因为,

国内本土的土猪,

吃的都是农村的庄稼,

高粱,

苞谷,

或者米榨的糠,

逐渐退出了市场,

大量国外的,

速成的,

喂饲料的瘦肉猪,

涌进了国内,

资本通过控制卖给国内种猪的质量,

来操控整个猪肉市场,

并且通过价格,

挤压国内土猪的生存空间,

这样,

普通老百姓买到的,

大部分都是,

这种舶来品,

口感才会有,

这么大的差异……


所以才有人说,

从前车马都很慢,

现在连吃的东西都是速成,

更别谈很多,

需要时间沉淀,

才能总结出来的,

生活的哲理,

我们往往,

被时代的洪流,

带着向前滚动,

却很难,

回过头来深思,

随的波,

逐的流,

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


慢慢变快的生活节奏,

和日渐增长的生活成本,

年轻人不断加重的负担,

形成各种快餐文化,

和各种速成的奶头乐,

大家迷失在其中,

放佛走兽般,

空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