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生路,莫慌张。
我想,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一种被规划的职业。那就是教师和医生,因为永不失业啊。
每每聊到职业,教师和医生无疑是邻里间饭后闲聊的焦点。
“你看,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经济再怎么落后。人都需要看病,孩子都需要上学。”
“你看,某某医生一年赚多少钱,可以拿很多回扣,房子都买了好几套了。”
“你看,教师工资虽然少一点,但是每年都有带薪寒暑假。业余你去办个辅导班,都可以挣很多额外收入。”
刚上中学的我,就开始间接被“灌输”了这些思想。天哪,这都是我最不喜欢的职业了。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就很讨厌生物这个学科,所以对于相关联的医学,我是打死都不会去尝试的,笨手笨脚的我还怕一着不慎给人弄出人命来。再来是教师,初中生都在处于叛逆期,那个时候都是眼睁睁看着或是听闻课堂上、私底下,同学如何明里暗里吐槽老师,跟老师作对,老师又如何被学生捉弄、气到爆炸、住院动刀……所以,上初中时候的我就想着打死都不要去当老师,尤其是初中老师。
再到很多年后,我再回想那些饭后茶点的话题都觉得有些好笑。
难道你去当医生的初衷不是为了救死扶伤,做教师的初衷不是为了教书育人?
为什么人人都推崇当教师、医生,尤其是推崇女孩子。家长们苦口婆心地说,为了你的后半生着想,稳定可靠。除此之外,因为这两种职业,有用啊。
嗯,他们觉得有用就够了。全然不去考虑,你是否喜欢跟愿意,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根据喜好去选择人生职业是幼稚的行为,你的想法是无意义的,无用的。家长们一天一个想法,更是觉得考研、考公务员、考证、考编,都是分分钟的事。哪天想起来哪个好就让你去践行,还要打着爱的名义。真以为天上掉馅饼噢,站着说话都不腰疼的。
“哪有你说的这么难,你安心地去准备,生米都会煮成熟饭。”
“一年考不上就两年,两年考不上就三年,不可能考不上。”
“我要是像你这个年纪,三下五除二,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我当年……”
每次听到这些话,真想给他们一个白眼去自行体会。你说的那么轻巧,你倒是自己去考啊。
渐渐地我也发现,被大众所熟知的即是有用的。而那些正在新生的事物,或是还不为大众所知的都被视为无用,无价值。你专注在这些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试问,任何事物不就是从无人问津到广为流传的吗?功利的社会,人们往往注重的都是它为人所知的一面,而去忽略它“成名”的过程更不会去提及它的初衷。
我想,任何一个艺术生,包括歌手、演员、作家、画家等,走艺术这条道路断然不是因为它有用,能支撑你的生活吧,而是因为你热爱。因为在从前,在你成名之前,在现在许多影视作品,歌手被人所知之前,这都是一条不被看好的路,从艺者在一开始也绝逼是被阻挠的。因为家长会担心你以此为生之后走的很艰难,混不上饭吃。
但是,当这些克服阻力,一直在坚持梦想,做着在别人眼里“无用”的事情的人,有一天靠着努力或被伯乐相中进入到了一个好的平台,被大众所知,一举成名了,也能靠着自己的所长养家糊口甚至帮助更多人了,他们的父母还会认为他们做的是无用的事情吗?还会去阻挠他们的梦想和坚持吗?我想,不会的。他们的父母会以他们为骄傲。
再到现在,许许多多的选秀节目、各类综艺节目大波来袭,也给了很多热爱音乐、热爱表演或是在某个领域有造诣的人一个平台。我想,父母的支持会大过阻碍吧,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明星很有钱,他们觉得,靠艺术出身也能过得很好,所以,担心也会少了很多。
但是,明星在成为明星之前,他们就是在做着一些你认为无用的事情。各种不被理解,住过的地下室,吃了上顿无下顿的日子,你又怎会知晓。
现实的世界,人们来去匆匆,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生浮躁。追求功利、名利和欲望,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一些时间停下来做一下看起来不那么有用的事。甚至在这个时代去谈及梦想也会变得可笑,因为梦想不能当饭吃啊。
你在空闲时间看看书、练练字都会遭到不屑被认为是装B,更别说什么发呆、跟自己对话了,这样的你可能会被认为是有病。的确,因为你做的这些事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不能立马看到效益的。在这个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这样的你显得格格不入,像个异类。
经常被问起,你是什么专业的?你学这个出来可以去干什么?
每当我回答“心理学”时,皆下来就是一片哗然与一万个黑人问号。
同龄人会说:“哇,真棒,好高大上。”
长辈会说:“啊,这个可不好就业噢,你出来不好找工作。”
这些我都明白,但我也从来不后悔我的选择啊。
每当高考填志愿时,就会被以过来人的身份问起,他们家的小孩选个什么专业好?哪个专业好就业?
我都是回答: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孩子高兴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抱着一腔热血。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出来打岔:“别听他的,他还没步入社会,什么都不懂。他选的那个能当饭吃吗?没用的,会找不到工作的。”
每听到这些,我都感觉一阵心寒。什么时候好就业变成了有用的衡量标准,而有用又变成了社会的主流?
再来是前段日子,我也差点被卷入了这种有用的逻辑。
毕业前就只身一人来到异乡,找房子找工作,为了不再让父母负担,找了一份相对轻松但也并不太喜欢的工作。工作一个多月后,父亲打来电话开始给我“洗脑”:“你一个人在外面拼死拼活,工资又不高,你不要死脑筋,得为以后坐坐打算。你看,那谁的儿子在××局上班上的好好的,都想要转行当老师,假期又多,现在教师多缺乏,你再过一两年就不一定有这种机遇了。”
开始我也只是听听而已,渐渐的多次“洗脑”后,尤其是工作得也不开心后,我也在思索要不要回老家。一方面是真的在想之后的打算,觉得应该趁热打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另一方面,又害怕回去之后,这一生的生活就差不多定型了,一成不变。在苦苦纠结了近一个月后,某天早晨醒来突然醒悟,想起大冰的一句话: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是啊,我还年轻,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尝试。再者,回去做教师并不是目前我自身的意愿,我又何必这么勉强自身呢。所以,最终跟父亲表明我的想法:暂不回去,先在外面闯几年。虽然,我也不知道在外面的几年会怎样,但至少我没违背自己的内心吧。说出来这些的时候,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我想起之前听一个音乐人说起关于音乐的主流,以及音乐和市场的契合。
小的时候,我们都会被鼓励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勇于创新。而到后来,人们考虑的不再是自己是否喜欢,而是以大众的喜好来评定作品的好坏。每个歌手做音乐的初衷是因为热爱,写的歌就是想把自己的观点、感受及情感借住音乐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做到这点,对于他们来说,就很欣慰。但却经常被推崇或限制说,要去写一些大众喜欢的东西,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并且经济公司也会以销量去论定你的身价。作为营利这一点,能够理解。但是这种评判的标准,是不是会有些唐突?人们走的太远,经常会忘了为什么要出发,最后都被营利的目的所代替了。
再是前天夜里闲来看了一部电影《煎饼侠》。看简介说这是一部喜剧,但我发现,看完整场,我也没笑,反而是最后被插曲歌词触动。大鹏饰演的角色因为《屌丝男士》成名,后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人气爆棚的他跌入人生谷底,而草率签下电影契约,拍摄《煎饼侠》,为实现其想成为“煎饼侠”的儿时梦想。
虽然所拍的电影可能根本不能播,也被经纪人警告让他别做梦了,但是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他坚持拍摄。期间,拒绝了让他再度爆红,助他东山再起的《屌丝男士2》的角色,因为他不想再当屌丝了,所以他执着地做一件别人看来不可能并且无用的事。
作家张方宇曾在《单独中的洞见》里写道: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意味着只为自己而存在,无用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无用,才能自用。
无用和有用,深了来说,就是梦想和现实。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那就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让我们来做一下无用的事情,慢慢打磨,积累沉淀,等有一天让我们这些无用的事情,变成大有用的事情。让梦想开出现实之花,让那些曾经嘲笑轻视我们的人通通都闭嘴。
【作者简介】
老顽童。一个喜欢写字、喜欢音乐,天马行空的水瓶座。想要借文字记录生活,等年老再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所以,就来这片天地自说自话了。
所有作品坚持原创,所有观点都是本人自己见解。欢迎指正,欢迎交流。
写得开心就很满足了,如果还能遇见志同道合的你,那便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