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书短情长(Lillian&茶非子)《人生的智慧》(上)
Day10 今日阅读 章15——18
你认识拥有极高声望的人吗?你觉得具有极高声望的人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如何才能获得声望呢?声望和名誉又有什么不同呢?
名誉和声望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会死亡,而名声会不朽,这里的声望指的是级别最高、货真价实的那一种。
——因为声望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者创作出有思想性的作品。也正因此,名誉需要保有,而声望需要争取。
名誉是预先支付给每个人的,也就是说获得名誉是容易的然而保存名誉却是困难的——一个人只要做了不端的行为,名誉就会弃他而去。比如一个人犯罪进了监狱,那么他这一生都很难挽回自己的名誉。与此相反,获取声望是困难的,但是保存声望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们创作的具有名声的作品总是摆在那里,不会消失。比如莎士比亚、达·芬奇,他们的作品享受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赞誉,而他们也因此流芳百世。名誉是可朽的,声望是不朽的。没有名誉就意味着耻辱,没有声望则只是默默无闻而已。
获得声望的两种途径——建立功业和创作巨著
建功立业需要一颗伟大的心;创作巨著需要一个超凡的头脑。两者的差别在于建立的功业会消逝。但作品可以永存。最高贵的功业也只有暂时性的影响,但作品可以永远流传,给人教益和愉悦。功业只能是一种记忆,除非把这些都记录为历史,世代相传,否则记忆就会不断减弱、变形、模糊直至湮没。譬如关于汉武帝,现存的是他的名字和对他事功的记忆,自然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但是孔子、孟子却“活生生”地存在着,他们的思想对今天的亚洲社会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创作作品与功业不同创作作品不依赖机会,只依赖于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在,它们就以自身本来的样子而存在。但是对作品的评判是超过常人的评判能力范围的,而且作品的级别越高,评判这些作品的难度就越大。
声望来得越晚,持续的时间就越久,因为任何优秀的东西,其成熟的过程都是缓慢的。流芳后世的声望就像一株慢慢成长起来的橡树,而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声望都只是昙花一现的。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也就越属于整个人类,同时他就越不能被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所处的时代,更是他之后的时代。
声望只是一种次要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成绩和贡献的映像、表征;能够获取赞叹比赞叹本身更具有价值。
声望常常出现在高龄或身后
如果一个人能在生前就享受能够延绵后世的声望,那么大多也是在他高龄之后。
青春和声望加在一起简直是太奢侈了。在青春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宝贵财富,并能以此得到快乐。但到了老年,所有的愉悦都犹如冬天的树木一般凋谢了,这时候声望之树则适时地抽芽长叶了。声望就像冬梨一样——它们在夏天生长,在冬天供人享用。到了老年,我们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安慰了,那些注入了我们全部青春力量的著作并不会随着我们一起老去。
为什么文学家和哲学家会享有更高的声望?
人们研究某一学科而获得的声望的大小与其所要克服的困难大小是吻合的。在学科领域中获得声望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少有人知的资料进行正确无误的整理和组合,这种研究的困难在于查找资料,而不在于整合,所以只要能努力找到这些很难找到的资料就几乎可以说能够获得巨大的声望了,但是也因为这些资料只流行于少数研究这些资料的人之中,所以一个人所能赢得声望的范围也仅在于这群人之中。例如植物学、解剖学、物理学,或是研究古代作家散佚的作品,以及研究缺字短章的铭刻等。
第二种情况是研究的资料众人皆知,这种研究在获取资料上毫无困难,困难在于怎样采用崭新并且正确的方式去整合这些资料,因为有太多人在这方面花费精力了,各种新组合可能也已经穷尽了。但是,这种研究一旦成功了,那么其所获得的声望就会随着时间传遍整个文明世界。前者在于苦干,后者在于思想。二者虽然都可以获得声望,但是并不能相提并论。
小结:声望作为他人评价的一种,它本身也并不具有价值,它只是对获得声望的那种能力的世俗肯定,而真正有价值的是这种能力,更进一步说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本身。声望很难在年轻的时候就获得,大部分的人往往要等到高龄或者身后才可以获得他们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