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先生我喜欢你简书电影院『闲话电影』

《黄克功案件》影评|悲凉,不悲哀

2016-09-02  本文已影响427人  L猪尾巴
《黄克功案件》 首先,容我先摆正三观再说话。让因沉迷凯凯王美色而摇摇欲坠的三观站稳了,不晃。

黄克功一案的审理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判决结果是毋庸置疑也是公正合理的。以杀人偿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大命题为大前提,军功赫赫的黄克功因逼婚不成恼羞成怒,故意杀害女学生刘茜,作为小前提。那么毫无疑问,结论是,黄克功应被判处死刑。姑且不讨论杀人偿命是否是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同具朴素意义上的同态复仇形式,也不讨论死刑是否应该废除等延伸性问题。仅仅本着法治的精神,秉承人权的原则,更坚持着共产党员的基本操守和纪律。他必须受到法律严惩,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他,必须死。

其次就是对黄克功深深的惋惜。正如影片中他的战友在公审大会上的歇斯底里,泪流满面。“克功,为了女人,你不值!”的确不值,或许一时冲动,或许急火攻心,或许为情所困。总之,枪响了,刘茜倒下了。这一枪,不只让一个满怀理想主义,追求光明信仰与浪漫爱情的革命进步女青年,香消玉殒。这一枪,也让一个戎马倥偬,驰骋沙场,所向披靡的将才,无法得偿所愿地战死沙场,而是死在法庭上,死在人民阳光下的公审中,理所应当,而又始料未及。那本是一个坚毅又明亮的少年啊,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一路走来,心怀信仰,面无惧色。那本是一个以一片生姜救起长征途中战友,崎岖山路上徒手勒住惊马,年纪轻轻却有累累伤痕的铁血军人啊。因这一枪,他自己开的一枪,卧听铁窗冷雨不休,阶下成囚。他渴望着主席能给他特赦,直至最后一刻。他祈求民众允许他戴罪立功,战死沙场,以一个军人的姿态。直至以最后的一滴泪,昭示着他生命的终结。公审前一天,独自依窗坐着,看着天亮,回忆昔日甜美温暖以及她的浅浅的笑。他的心理活动,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眼眶,一定是红红的。为心爱的人,也为自己。

冷雨铁窗不休,阶下囚

再次,就是几点思考。影片中印象很深刻的观点有一,即几个刘茜能抵得上一个黄克功。全面抗战在即,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正值用人之际,黄克功如若在前线,必将以一当十,而枪毙黄克功,于抗战形势于国土守卫皆为重大损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特别是黄克功这种从井冈山一路走来的革命老红军,更是不可多得。影片中为其求情的老大爷亦是声泪俱下,愿黄克功前往抗日前线为其全家报仇。然而,即使是在特殊的战争年代,法律的平等也是不可动摇的。人情在法律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纵使“特赦黄克功,戴罪立功”的口号也曾响彻云霄。“的确,刘茜与黄克功在很多方面上是不平等的,但在法律面前,他们必须平等。我不但一碗水要端平,两碗水也要端平。”审判长雷经天如是说。不平等,是立法上的不平等。因为对于不同的法律适用对象都应该有适应其特殊性的具体法律及条文,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立法上的应用。而必须平等,指的该是司法平等。任何人,在法律面前皆平等,便是说法律审判等司法行为上的真正平等。因此,无论黄克功于抗战多么重要,无论多少个刘茜也无法抵得上一个黄克功,对于审判而言,二者是绝对平等的。

还有就是有关立法和陪审问题的思考,由于笔者并非法律专业,对其不甚了解,因此只抛出问题,不做详细分析陈述。期待于读者交流学习。其一,影片中提到陕甘宁边区刚成立两个月的法庭并没有成熟完善的法律条文,若法律至上,为何未依照红军用鲜血写就的中华苏维埃惩治反革命的法律条令,对黄克功进行从轻判决呢。其二,国民党对于该“桃色事件”在中央日报及其控制的各大报纸的大肆宣传渲染,对毛泽东最终不行使战时特赦权以正军纪,挥泪斩马谡的抉择,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呢。其三,公审的设置以及五名各个团体代表的陪审团,五人本应是投票决定对黄克功的最终判决,然而最终为何成为其余四人对反对死刑的一人摆事实、讲道理、说影响,似乎是为共识而共识呢。

最后,还是要说,黄克功最终的结局,纵然令人惋惜。但就其影响而言,中共虽损失一员猛将,却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军纪。而反观几乎于此同时期的国民党黄埔学员杀妻而被国民党特赦,中共赢得了整个红色中华。虽然致敬十二月四日的宪法日,但这一案件背后,不仅仅是法律,亦是政治。1937年的大北京,共产党刚在延安站稳脚跟,民心向背,整肃军纪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主席最后的一封信中所说:“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黄克功,在一个最不该的时代,犯下最不该的错误。

最后的最后,影片想要表达的,很深刻也很立体。并不仅仅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最终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若如此,结局必然是坏人得到惩罚,皆大欢喜,大快人心。若如此,必不会由王凯这么一个颜值高外形好的演员饰演,必不会有观众被其眼神打动而分分钟觉得三观不保。不会以悲凉无奈的节奏叙写,也不会突出主席的犹豫、贺子珍的焦虑、雷经天的痛苦。不会以唯美的镜头渲染英俊少年郎的形象,以及最后的战马嘶鸣,警钟敲响。

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这部电影做到了,一切美好撕得粉碎。纵然有几次明显看到黯淡的瞳仁中重有燃起一丝希望,然而终究重回绝望。似乎美好不再。然而这并不是悲剧,至少,这只是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于延安而言,这是立法完善司法公正的宣告。于中共而言,这是司法独立的彰显与民心的保障,不必永远如孩童一般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以及老大哥的提携。于民众而言,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公正,他们明白,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新生。观毕全片,沉思许久,心情沉重,或许有些悲凉,但却绝不是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