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你的摆渡人
不久前跟朋友聚会,不到九点就到了市区,正好下雨,却没有带伞。朋友微信指挥我去马市街附近的承德市图书馆坐坐。我惊奇在闹市区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我沉迷在承德市图书馆阅览室的各种书籍,直到朋友亲自来图书馆把我提出来。吃饭的时候没坐稳就迫不及待的让她讲讲什么时候发现这家图书馆的。
朋友曾被分配到一所市重点中学顶岗实习。跟她一起分配到那的是一位白富美。认识她以后,她才知道女孩子可以如此优越。她的一双鞋子要我们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像公主一样精心打理的大波浪头发,衣服更是数不胜数。白富美像娇艳的美人蕉,而我的朋友就是一株不起眼的狗尾巴草。
那时候的她,素面朝天,为吃饭而纠结。从不知道如何打理一头毛躁的头发,漂亮的衣物对她来说遥不可及。她不敢当众发言,怕别人注意她过时老土的衣服;她不敢主动争取机会,怕被人嘲笑她的不自量力,她像只蜗牛活的谨小慎微。直到她发现这个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本书。她沉浸在书里,她得到救赎。无数次,她记不起自己肚子饿不饿,记不起身上寒碜的衣服,记不起口袋里有没有钱。书拯救了她贫瘠的青春,让她没有时间胡思乱想。让她解脱内心的焦虑,使胸中的积郁释然,变得淡泊宁静、自信从容。
有人说:为什么常鼓励大家读书?因为我们的人生非常有限,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经验,看到别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一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人生长什么样子,就会培养出一种抽离的能力。培养抽离的能力,能够让我们跳脱当下的痛苦跟挫折,比较容易面对失败。这个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靠着我们不断去摸索别人的人生,累积到足够的信心,知道世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活着,还有无数活的可能。
在《邓小平时代》里,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他的孩子在“十年”中被折磨得跳楼自杀,摔成半身残废。他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了一夜,承受着这一切,然后再一次重新站起来,并且在知天命的年纪改革中国。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王阳明被庭杖打得血肉模糊,还被贬到贵州荒蛮的龙场。一路被追杀,跟在身边的仆人被野兽咬下半张脸,却在龙场悟道。成为明朝的大圣人,提出“知行合一”。
我想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此,书籍能让我们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整个世界:你藏在心里的想说的话,有人替你说出来了。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不认识的人,不同时代的两个灵魂通过文字交谈。你会觉得无人理解的挫败感和孤独减轻一分。谁的人生不曾有过痛,谁的人生不需要一步一步的过走。无非是带着受挫的心,依然坚定地去追逐理想,并且坚信,一切都会过去。我们曾经读过的书,如同吃过的饭,都将成为我们的精神骨血,二者都融进我们的每个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