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剪报系列【八十六】共鸣点
作者:苗向东
有一次,有位顾客来找乔伊商谈购车事宜。乔伊向他推荐一种新型车,一切进展顺利,眼看就要成交,但对方却突然决定不买了。
当天夜里,乔伊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这位顾客明明很中意这款新车,为何又突然变卦了呢?他忍不住给对方拨通了电话。“您好!今天我向您推荐那辆新车,眼看您就要签字了,为什么却突然走了呢?”
“喂!你知道现在几点钟了?”
“真抱歉,我知道是晚上十一点钟了。但我检讨了一整天,实在想不出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因此冒昧地打个电话向您请教。”
“很好!你现在用心听我说话了吗?”
“非常用心。”
“可是,今天下午你并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儿子即将进入密西根大学就读,我还跟你说到他的学习成绩和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可我当时跟你说的时候你根本没有听!”
听得出来,对方仍然余怒未消。但乔伊对顾客在白天说过的这些话确实毫无印象。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乔伊的疑虑,继续说道:“当时你在专心地听另一名推销员说笑话。或许你认为我说的这些与你无关,但是我可不愿意从一个不尊重我的人手里买东西。”
教训是一名优秀教师。乔伊从这件事感悟到:倾听顾客说话实在太重要了,推销商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销人品的过程。如果顾客喜欢你的商品,却不喜欢你这个人,也可能不买你的商品。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小人物需要他人的倾听,大人物同样需要他人的倾听。
在美国南北战争形势最错综复杂的时期,林肯写信邀请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来白宫,说有重要事情要和他讨论。这位老朋友千里迢迢来到白宫,一见面林肯便开始分析若干重大决策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甚至提到发表解放黑奴宣言的可行性。林肯一直滔滔不绝,使这位老朋友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数小时后林肯与这位老朋友握手道别,仍没有问他的看法。
后来,林肯在回忆录中说,当时他自己的心理压力极大,非常想找一个能够让他尽情吐露心声的人,他并不需要任何忠告,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友善、深具耐心,并且能够保守秘密的倾听者。在林肯的印象中,这位老朋友是最佳人选,于是林肯便把他招了来。一番倾诉以后,林肯的心境平稳多了。
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倾听。只要我们具有一颗爱心,愿意敞开心胸、牺牲时间,很容易便会发现那些需要倾诉的人正在自己的四周孤独地徘徊。
倾听之道在于专注。很多时候,倾诉者并不需要倾听者的建议,倾诉者自己常常已经有了一个,或不止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倾听者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倾听倾诉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