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小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一个高尚的字眼,与之对应的往往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那小人呢?一切相反就是小人。但是人无完人,完美无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故我认为君子,其实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谦逊、好学、宽容、博爱、坚强等一切向阳的人生追求,有了这种人生追求,即使大家修养还不够,已经是君子啦。反之就是小人!
网图,侵删传统的中国人最向往的,便是君子;最不齿的,便是小人。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典故、名言太多,咱们就从最简单的言行举止来探讨一番。
一是说话。在中国,顺序很重要,顺序往往代表着重要性和层级,例如座位有顺序、排名有顺序、敬酒有顺序,而说话也有顺序。日常生活中,大家注意一点就会发现,一些人在聊天或者聚会的时候,还没轮到他说话,却插话,自顾自说起来,说明这人很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生怕被冷落或看不起,这种行为很失礼,是没教养的表现,也是肤浅和浮躁的表现,深层次原因恰恰就是不自信。还有一些人,按照顺序该你说话了,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这样子同样失礼,会让人觉得此人有所隐瞒,戒备心理较重,比较虚伪。更严重的是一些人没有“眼力劲”,随意曝光别人的隐私、戳着别人的痛处、不管别人的忌讳,贸然张口,不管不顾,这已经不是肤浅和教养问题了,这种人是人品问题,小人也。还有一些人纯粹只是性格直爽原因,没有前一种人的花花肠子,但是有心的伤害是伤害,无心的伤害也是伤害啊。最可怕的是一些人喜争辩,凡事别人说的都是错,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别人一旦与之意见不合,立刻脸红脖子粗,大声争辩,非要在言语上压过别人,直至把别人打击的哑口无言,而后自己得意洋洋,仿佛打了胜仗一样,小人也。所以通过说话,可以看出来一些人的品性,对于一些说话不注意的小人,大家一定要小心提防。与之相反者则为君子,可以交往。
二是行为。真正的君子,善于拒绝,敢于说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行事须合乎道义。一些人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表面上不近人情,经常拒绝别人,其实这种人自律自爱,心中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人做事可以坚守自己的操守,君子也。一些人,行为举止不随便,兼顾他人利益,做事之前先想,事是否正当?是否损害他人的利益?是否伤害他人?想清楚了,才会去做,君子也。一些人做事,首先考虑的是道义,合乎道义,当取则取;不合乎道义,立即弃之,君子也。一些人做事,做之前先放在“正道”这杆秤上秤一秤,做的过程中更会沿着“正道”这根绳捋一捋,从不做歪门邪道的事,君子也。与之相反者则为小人,要远离。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日常生活中,君子因为自己的正直,往往会受到小人的伤害,所以君子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小人的眼睛,得罪不起小人,至少可以远离小人。
修心之路漫漫,仍在路上。
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