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阳光明媚的路上

初秋,早晨,穿衣,洗漱,吃上几口面包,喝一袋牛奶,便匆匆下楼。周末,很早有起得早的时候,上一次,是夏天热得睡不着吧。
下楼,推车,呼得骑出去。骑行的日子有三年了,因此,对自己的技术是很满意的。有些嚣张,有些自在,但驰骋的那一刻起,仿佛不是自己,是他人。速度,自信,这就是运动的魅力。

一路从东到西,阳光刚刚好,不是那么刺眼,反而,柔和得很。顺着阳光骑去,看着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好生惬意。如果可以,愿意这么一直骑下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如果重要的她也在身边的话,我想,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母校,第六中学,从毕业的那一刻起,已经有八年没有踏入她的领域了。八年来,第一次,踏入六中校门,似乎又一次成为了学生。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到不谙世事的青年,不禁感叹,时光,太过匆匆。
寻了寻曾经的痕迹,只有一张当年班级的文科状元画像还在那里——怡君(昵称)。在我们那个时候,她就像精神支柱一样存在,从一个默默地后起之秀,逐渐努力奋斗到高考状元。之后,她去了吉林大学,又去台湾当了半年的交换生,毕业后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究生,回国后去上海某一跨国公司任职。有些人的开挂,是当年的辛勤付出,牺牲了时间,牺牲了爱情,牺牲了玩儿的机会,每天与最枯燥的书本为伍。
母校早已不是我曾经的母校了。那个时候,它还在南郊上。南郊以南,空荡荡的几座居民楼林立。母校以北,是市里最大的广场,夏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一些少数民族表演、明星表演都在这里,那个时候,来明星是一件大事,没有门票我们也会在会场外听着。那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记忆。
就这么一段路,回忆太多太多。想得东西太多,心就有些重了。听北京某中学校长做汇报时,恰好看到了我曾经的校长。对于霍校长,满心的佩服,是他,将曾经不足5万平米的校区,搬到了现在11万平米的校区。一本升学率创造了全区第二的优异成绩。要知道,曾经,六中是没落的,不被重视的。可以说,霍校长,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六中的命运。
即使昨日阴冷,但如今阳光明媚。心若向阳,你的笑都是灿烂的。愿我们所走的路,都有努力奔跑的样子。
晚安——致过去的母校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