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
《墨子》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子禽向老师请教,问道:“多说话有益处吗?”
墨子说:“蛤蟆、苍蝇日日夜夜叫,却无人想听;雄鸡平时低调沉默,只黎明鸣叫,便可使天下震动。”
沉默,往往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如高山不言,如静水流深。
作家海漄在读书的时候,曾因直率的性格和直言不讳的言语,经常得罪身边人。
后来,为了摆脱人际的困境,他开始减少无谓的交谈,而是选择将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中。
他花费大量时间读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并逐渐开始尝试科幻小说的创作。
步入社会之后,海漄选择了金融行业作为职业道路。
他每天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坚持写作。
虽然日常任务繁重,但是海漄从未向他人抱怨倾诉,而是默默消化压力。
多年的坚持,让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写作水平也突飞猛进。
就在不久前,他凭借自己的小说《时空画师》获第81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
雨果奖被视为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他也是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
终于,海漄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的才华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频繁用言语彰显自己,而是在沉默中积淀智慧。
司马迁修撰《史记》时,被处以宫刑,他选择了沉默应对生命中的艰辛;
孔子周游列国,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他总是倾听与思考,而非夸夸其谈;
楚庄王统治朝政,总是深谋远虑、一言不发,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所有的卓越,背后都是沉默的积淀。
要想有出头之日,就要学会抑制浮躁的言语,默默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当你能够不再多言,而是将时间都用于积攒和努力,那么成功自会不期而至。
王小波说: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语言的艺术很微妙,有些话适合止于唇齿,有些事适合埋在心里。
成熟,从沉默中起步。
沉默,非向世事妥协,而是淡定看待人生百态。
沉默,非无言以对,而是让自己远离世俗纷扰,在蛰伏中等候时机。
余生的日子里,以沉默取代喧嚣,在不动声色中彰显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