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输出需要动力简友广场想法

沉浸式访谈

2025-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求醍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半以上的文献都是用实验法来做研究的,虽然也会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来收集资料,但是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中,只有实验法可以通过操纵自变量从而人为设定情境,然后测量因变量的变化,来揭示因果关系。所以,大部分的研究者都青睐实验法。

不过,访谈法在非正式的研究中也较为常见,尤其是社会学的调查研究中,常常会用到访谈法。在心理学研究中,访谈法主要用于质性研究、个案研究、问卷或量表编制研究、心理辅导方法研究等。

最近细读了两篇关于心理量表编制的论文,访谈法的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与测量目标相关的信息,从访谈结果中梳理出与测量目标相关的高频词汇,将这些词汇转译成关键因子。将这些关键因子进行分类,得到从测量目标的三个维度,由此确定了量表编制的三个主题维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仅仅通过肉眼观察或者人脑判断的,而是借助Nvivo 软件,对访谈结果的言语进行编码。

比如,分析内容相似的语句并进行概念提取和分类,得到若干个开放式的范畴;然后对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初级类属重新整合和编码,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包括因果联系或者差异关系等,形成主题类属;最后筛选出更加具有解释性和概括性的核心主题。

然后,从三个主题维度出发,从以往文献中收集相关度较高的问题,结合访谈中的高频词汇以及以往相关量表中较为成熟的项目,综合考虑来编制量表的项目。注意初次编制的项目数量应当是最终正式量表所需项目的两倍以上,已备筛选。

接下来,选出代表性的样本,对量表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做出项目分析,包括质方面的分析和量的方面的分析,比如每个项目的难度(通俗性)、区分度等,以及整个量表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还要邀请专家对效度进行评估。并且需要对施测样本进行访谈,得到其对初拟项目的反馈。

这样以后,就可以删除质量不达标的项目,根据反馈和建议对保留的项目进行优化,然后对优化后合格的项目进行编排。有条件的情况下,需编制等值的副本。

最后,编制量表使用手册,明确量表的常模资料和信效度指标等必要信息。

虽然,我以前在教材中读到过关于心理量表编制的步骤,但是,这两篇文献以具体的某项量表编制为例,对编制过程进行严谨的呈现,还附了访谈提纲、访谈结果、统计资料、文献综述资料等,让我收获颇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